中国传统灯具图片(中国古灯具)

中国传统灯具图片(中国古灯具)

首页家庭维修灯具更新时间:2022-03-01 05:29:05

来源:温州新闻网

温州网讯 在上周“寻虎之旅”中,我们带大家认识了温州博物馆正在展出的一件东晋瓯窑虎形灯座,因其造型奇特,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好奇心。其实,温州除了发现这种虎形灯座外,还发现过狮形烛台、牛形灯……其中,一件东晋瓯窑青瓷牛形灯还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今天,我们就带着大家的好奇心,请来温州博物馆研究员伍显军,为我们讲述这些灯背后的故事。

形似狮子却有翅膀

我们要带您认识的第一件灯具,是温州博物馆历史厅正在展出的一件西晋瓯窑青釉狮形烛台,它是1965年在市区太平岭出土的。

您仔细瞧,这件烛台为跪卧狮形,身躯肥胖,昂首挺胸,颌下有须,两眼圆睁,背毛纷披,腹部两侧刻有云状羽翼,尾如蒲扇紧贴臀部。其背部置一短短的圆形插管,与中空的腹部相通。通体施青黄色釉,匀净晶莹,利用捏塑、浮雕、刻画等技艺,生动地塑造出狮子在威风凛凛之余所显露出来的憨厚之态。

您一定很好奇,为什么狮子腹部两侧刻有云状羽翼?温州博物馆研究员伍显军介绍,这件西晋瓯窑青釉狮形烛台是一件典型的西晋青瓷狮形器。西晋的青瓷狮形器,大致有三种类型,这种背部带短管的狮形器,最为常见。春秋时期,古人就将带羽翼的狮形神兽,称之为辟邪。西汉《急就篇》“射鬾辟邪除群凶”,唐颜师古注“射鬾、辟邪、皆神兽名。……辟邪,言能辟御妖邪也”。因此,这种狮形器也往往被称之为狮形辟邪或辟邪。

那么,为何说它是烛台呢?伍显军表示,关于西晋青瓷狮形器的用途和功能,说法不一。但是,1982年版《中国陶瓷史》认为“狮形烛台过去被定为‘水注’,认为是盛水的文具。它的成型方式与当时盛行的蛙形水盂和敛口扁圆腹水盂完全不同,后者是拉坯成型,有一个器壁薄而光滑的扁圆形腹以贮水。辟邪烛台则用模印法对接成型,器体厚重,内壁凹凸不平,有管状而无流,不像盛水的样子,也与砚、笔筒等文具不相匹配。所以从实用、形态和体重来看,都应以用于插烛照明为宜”。作为烛台说的实物证据是1993年南京上湖孙吴墓出土的狮形器,背部插管内尚存一截白蜡。因此,温州博物馆的这件狮形器,目前被认为是烛台。

不过,伍显军也表示,这种瓯窑青瓷狮形器流行于温州佛教初兴的西晋时期,不排除它是与佛教有关的陈设器物和辟邪之器。

牛好似在站“马步”

我们要带您认识的第二件灯具,是一件东晋瓯窑青瓷牛形灯,它可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它曾是温州博物馆的重要藏品,1971年作为珍贵文物上调为浙江省博物馆藏品。

现实中的牛多是大块头,但是这件牛形灯则小巧玲珑。它口径18.9厘米、高13.4厘米,可以轻轻松松地托在成年人的手掌之上。它分为承盘、灯柱和把手三个部分。承盘存贮灯油,灯柱可插灯芯,弧形的把手从灯柱顶端向上昂扬,又稳稳地连结在承盘边缘,使之兼具稳重与轻逸之美。灯柱顶端塑造了一个牛头,而牛头的两侧又塑造出牛的四肢。更有趣的是,从外形上看,这头牛前腿叉腰,后腿好像在站“马步”,作拟人直立姿态,颇有气势。可见,烧制这件瓷器的匠师并没有满足于纯功能的设计,而是充分发挥了艺术想象力,使牛和灯融为一体。

伍显军介绍,这件牛形灯是1956年出土于丽岙白门乡王宅村(今属瓯海)的东晋泰和四年(369年)墓。与它一同出土的还有一面精美的重列式神兽纹铜镜。铜镜背面的主体纹饰是自上而下分五层排列的浮雕神兽纹,包括东王公、西王母等道教神仙以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灵神兽。从镜背边缘的铭文“建安廿四年□月□日造作百湅明竟……子孙宜作……朱鸟玄武”等,因此判断这是一面典型的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铜镜,与牛形灯的年代已相距150年,由此可见,出土牛形灯的东晋墓墓主应该是比较富有的士大夫阶层人士。

看似普通却很典型

最后,我们要带您认识的是一件东晋瓯窑青釉瓷灯座,也是温州博物馆正在展出的一件灯具,它是温州博物馆的旧藏。别看它造型普通,它却是六朝时期最典型的一种青瓷灯座。

这件东晋瓯窑青釉瓷灯座,高17.4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14厘米,由圆筒形灯柱和底盘两部分组成。灯柱上端为小盘口,上细下粗,有多级棱线,中空,下通至盘底;底盘平沿,浅腹,平底;胎呈灰白色,致密坚硬;施淡青绿釉,釉面匀净光亮,开细碎纹片;盘外底无釉。

伍显军介绍,灯,照明用品,泛指可以照亮的用具。人类远古时代用火把照明,后来有了蜡烛和油灯。从古体字的“灯”就能看出,灯是从豆演变而来的。古籍中有记载:灯源于豆,瓦豆谓之登。战国时期的灯具以青铜质的为主体,多为贵族实用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青瓷技术的成熟,青瓷灯开始取代了青铜灯,并且灯盏的造型基本定型为油盏、托柱、承盘三个部分。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南京清凉山吴墓出土的三国青瓷熊灯;浙江温州出土的东晋青瓷牛形灯;山西太原出土的北齐瓷灯。

进入经济高度发达的唐代,灯盏作为实用兼装饰物而开始大量出现在宫廷和灯节之中,唐代常见的造型为碗碟状,内壁有一圆环。宋代由于陶瓷业的发达,各个窑口都有各具特色的陶瓷油灯。始于唐代的省油灯到宋代则广为流行,“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一半。”(陆游《陆放翁集》)。到明清时青花和粉彩油灯逐渐成为新的灯具潮流,此后油灯的发展下接外来的洋油灯,直至电灯的出现。

另外,温州博物馆还收藏着五代吴越国瓯窑青釉瓷灯盏、民国木雕油灯台、现代玻璃油灯等灯具,有兴趣的市民不妨去看看。

本文来自【温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