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马桶厂家批发联系方式(广东马桶厂家联系方式)

广东马桶厂家批发联系方式(广东马桶厂家联系方式)

首页家庭维修马桶更新时间:2022-02-01 00:06:20

“妈妈带男童进女厕”的话题时不时在网上惹争议,有人认为可以理解,也有人表示看到有异性会觉得被冒犯。那么,妈妈带男娃该上哪种厕所?当然是第三卫生间。近年来,注重人文关怀的“第三卫生间”出现在城市公厕中,专门为带儿童的父母、需要有人看护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对象设置,免去母亲带男童进女卫生间、儿子无法照顾老母亲如厕等尴尬。深圳公厕的第三卫生间建设情况如何呢?使用率怎样?推广第三卫生间需要解决哪些难题?带着这些问题,南都记者进行了走访。

走访

深圳地铁、公园等公共场所第三卫生间略为普遍

外出时,你是否碰过这样尴尬:母亲带男童如厕、父亲带女童如厕、女儿协助老父亲、儿子协助老母亲。带着异性子女/老人,不管是进男厕,还是女厕,都存在诸多不便;而让无法自理的小朋友或老人家独自去厕所,又有安全隐忧。究竟该如何是好?

第三卫生间的出现,带来破题希望。第三卫生间,顾名思义,是指独立于男女厕所以外的,既不是男厕,又不是女厕,而是一个“中立”的空间,可解决特殊对象(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共同外出,其中一人的行动无法自理)上厕不便的问题。

近日,南都记者走访了龙胜地铁站、观澜湖地铁站、深圳北站地铁站内的洗手间,在洗手间入口处就可见有第三卫生间的清晰标识,使用者很容易就能找到。卫生间内部,设施很齐全、空间宽敞,设有成人马桶(设有扶手和呼救铃)、高低洗手台、儿童坐便器、折叠式婴儿护理台、折叠式儿童座椅等设施,兼容了无障碍、母婴功能和亲子功能。走访期间, 记者还见保洁人员对第三卫生间进行清理。据了解,自2018年10月起,港铁(深圳)对 4 号线一二期 12个站的卫生间进行了改造升级工程。其中,第三卫生间也得到了较大的完善。

在梅林公园、市民中心广场、桥头公园的公共厕所里,也随时可见第三卫生间。特别是这两年新建的新型公厕,第三卫生间设备很齐全、很人性化。商场的第三卫生间也很普遍,如万象天地、万象汇、天虹等。部分医院也有,如北大医院。

第三卫生间内部

使用者称第三卫生间对亲子家庭“简直太友好了”

2021年12月25日,记者在深圳坂田天虹四楼看到一位年轻母亲带着一位2岁左右的女轻车熟路地走进第三卫生间。这位年轻的妈妈告诉记者,当妈后,特别是最近一年经常自己带娃逛商场,自己变成了商场第三卫生间的常客,“简直太友好了”。 她表示,一开始不知道第三卫生,都是抱着女儿进女厕,排长队、味道大、空间小,不方便也不舒服。

后来知道第三卫生间后,这位妈妈每次去商场,第三卫生间都成了首选,“体验太好了,空间大,人少,干净。把门一关,娃放在一边,终于能好好上个厕所了”。

作为一位女儿奴的市民霍先生,对第三卫生间也很有好感。女儿在上小学前,霍先生不太敢独自带着女儿外出,“其中一个担忧就是上厕所”。霍先生说,自己有过几次“无奈之举”——带女儿进男厕。近几年,第三卫生间普遍了之后,他带女儿出门的频率也多了起来,“至少上厕所比以前方便了”。

市民戴大爷也很喜欢第三卫生间。她孙女今年不到2岁,她很喜欢带孙女遛公园。目前,孙女都是带着尿不湿出门。他说,即便以后孙女不用穿尿不湿了,也并不担心,因为附近公园有第三卫生间。

不同公厕的第三卫生间标识尚未统一。

数据

全市4600余座公厕中有1553座配建第三卫生间,配置率达34%

2021年11月底,南都记者从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自2018年深圳市开展厕所革命以来,提高第三卫生间配置数量一直是推进厕所革命工作的重点。据该局统计,目前深圳公厕总数4600余座中已有1553座配建第三卫生间,配置率达34%。新改建的第三卫生间配置了成人坐便器、儿童坐便器、儿童小便器、成人洗手盆、儿童洗手盆、多功能台、儿童安全座椅、安全扶手、紧急呼叫按钮等,不仅功能齐全,还温馨舒适人性化,为满足市民协助异性长辈(如儿子协助老母亲)、带异性子女的家长(如妈妈带着儿子)以及腿脚不便或轮椅使用者的特殊需求,提供方便、安全、人性化的如厕空间。

发现

不少第三卫生间仍以无障碍卫生间的形式出现

深圳第三卫生间在深圳已经比较普遍,实际使用情况如何呢?记者在走访发现,有不少旧的公共卫生间限制于场地等原因,第三卫生间仍以无障碍卫生间出现,门口标识也是无障碍标识。里面的配备也没那么齐全,只有无障碍马桶,或者在无障碍卫生间的基础上兼容了母婴功能,无配置儿童坐便器或者儿童洗手盆的情况也很常见。

2021年12月3日上午,南都记者在宝安区海富社区公园走访发现,这里的一处公共卫生间设置有无障碍卫生间,内设有成人马桶,还有一些母婴设施如儿童座椅和婴儿护理台,看起来非常方便独自带婴幼儿出门的妈妈使用。不过,没有小孩马桶,不太方便能自主如厕的幼童。

不过,随着近两年深圳新改建了一批新型公厕后,这个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新型公厕的第三卫生间不管是标识,还是配备,都很统一、齐全。

不少市民误以为第三位卫生间就是残疾人专用

由于不少第三卫生间仍以无障碍卫生间的形式出现,不少市民以为第三卫生间是供行动不方便者专用,因此不太好意思使用。

市民刘女士便持有此误解。她是一位4岁儿子的妈妈,过去4年,她从未带儿子使用过第三卫生间,即使看到第三卫生间空着,也不太好意思进去,每次都是带着上女厕,“好在大家都比较友好,目前还没被反对过”。

在幼教机构当老师的孙女士也有此观点,“看到门口标识是一个轮椅,会以为是残疾人专用。”孙女士指出,因为自己是一位妈妈又是幼师的原因,她平时外出会关注卫生间的儿童因素,如果看到是写着第三卫生间或者是亲子图标,会很自然带孩子去使用,或者鼓励父母去使用;如果只有一个轮椅标志,则不太好意思使用。

第三卫生间兼容母婴功能,有市民担忧卫生问题

对于第三卫生间的儿童马桶设置,市民刘女士还指出,设置儿童使用的便池、蹲厕会更卫生、健康,“我相信哪一个家长都不愿意孩子坐上公共马桶,尤其是女孩子”。她还指出,即使公共马桶会配备一次性马桶圈垫也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不环保”。

与刘女士一样担心第三卫生间卫生问题的吴女士也有同感,“第三卫生间兼容母婴功能也会存在卫生问题,母婴室里需要哺乳,设置马桶可能会有细菌”。

声音

第三卫生间有实际需求,也是城市品位的缩影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宇珊认为,第三卫生间是城市文明的象征,体现城市公共服务的人文关怀。第三卫生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可能用到第三卫生间,例如女儿带着年迈的父亲,年轻的新手爸爸带着年幼的女儿,父母带着大大小小的三个娃……在深圳市社科院做的一项面向儿童的社会调查中,很多受访者提到,母婴室满足了小宝宝的需求,但大一点的宝宝也很需要“家庭厕所”(第三卫生间)。广东省人大代表谢志岿就曾于2020年表示,第三卫生间很有必要,不然很多父亲带着无法自行如厕女儿逛商场时都会遇到尴尬。

早在2016年国家旅游局就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建设的通知》,徐宇珊认为,推动第三卫生间建设,是深圳“厕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和完善“三孩”政策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卫生间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体现,也是城市品位的缩影。

公厕主管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第三卫生间的认知度

广东省人大代表、深圳宝安湾生活垃圾分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琼也指出,深圳自“厕所革命”以来,将公厕变成一个释放多重涵义、滋养多重文化、体验时尚生活方式的地方,不仅提升市民福祉,也给社会文明带来重大影响。其中标志性的革新就在于所有公共场所公厕均配备了“第三卫生间”,让特殊群体感受深圳细致而入微的人文关怀。

但她在平时调研走访过程中也留意到,部分民众对第三卫生间的认知依然局限于“为残疾人服务”,或者不知道如何使用。她建议,深圳公厕的主管单位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第三卫生间的认知度,可以通过制作鲜明的公厕标记来克服或提高使用度;同时,在第三卫生间管理中,还要做到精细化、规范化,务必确保第三卫生间全部开放、规范运行。

官方回应

市城管局:已出台公厕标识指引,统一和规范全市第三卫生间的标识样式

对于市民对第三卫生间的误解,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第三卫生间指独立于男女厕所以外的,用于协助老、幼、家庭成员及行动不便者使用。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为了引导更多市民了解和使用第三卫生间,深圳已专门出台了公厕标识指引,统一和规范全市第三卫生间的标识样式、大小、设置位置等,让全市第三卫生间标识清晰、明显,方便市民快速识别和使用,“这方面工作正在逐步完善”。

该工作人员还指出,为保障第三卫生间环境卫生质量,一方面,要求各公厕管理单位加强第三卫生间保洁管理,加强对保洁工作人员的公厕清洁作业培训,提高第三卫生间精细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将第三卫生间建设管理情况作为每月全市公共厕所环境指数测评的重点指标,对全市10个区、74个街道、16个行业进行测评、排名,并向社会公布,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保障公厕第三卫生间不仅要有,还要干净、整洁、好用。

未来,将持续加大第三卫生间建设力度,要求对新改建公厕按照“因地制宜、应配尽配”的原则推进第三卫生间建设,进一步提高第三卫生间配建比例。并注重对第三卫生间高标准建设及人性化改造,确保第三卫生间功能完善、使用方便;持续加强第三卫生间保洁管理,继续开展公厕环境卫生指数测评,并组织全市每周开展查厕所行动,督促各公厕管理单位做好第三卫生间保洁管理,确保第三卫生间干净舒适,让市民如厕如家;加强第三卫生间的宣传引导。持续开展厕所革命宣传,尤其是加强第三卫生间知识普及,同时强化全市公厕管理服务培训,积极引导有需求的市民使用第三卫生间,让更多市民了解和使用第三卫生间,让厕所革命成果惠及更多市民。

统筹:南都记者 陈荣梅

采写:南都记者 陈荣梅 谢萌 焦明梁

摄影:南都记者 霍健斌 冷锋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