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烧音响网站(美国原装进口发烧音响)

美国发烧音响网站(美国原装进口发烧音响)

首页家庭维修音响更新时间:2022-03-07 00:21:26

原作者为国外一HiFi爱好者,全文没有标题,也没有配图,文章是他发在国外某音响论坛的回帖。文中所有图片根据内容配发。

我的 GoldenEar Triton Reference 买回来到现在有一个多月了,箱子煲了大约有75个小时,正常使用了大约25个小时。我想我应该把我的心路历程写下来。

首先说一下我为什么购入Triton Reference。

80年代末,我通过我的大学室友开始接触音响器材。在我开始读研后,我花了9个月的时间学习HiFi音响的相关知识、去市场上进行考察和试听。作为一个研究生,我当时没有多少钱,因此我希望每一分钱都能花在刀刃上。最后,我购买的第一套系统整整陪伴了我27年。

这套系统的讯源设备在早些年一直是一台Rotel的CD机。2007年我把我所有CD碟抓轨、转成了ALAC格式的音频文件,也把CD机换成了一台罗技 Squeezebox 流媒体播放器(下图)。

功放是Adcom GFA545(美国雅琴纯后级;下图)。

音箱是 Vandersteen 2Ci(美国范登庭;下图)。我很中意 2Ci 那种开阔、富于空间感的声音风格。相对于其它音箱,2Ci 在极低频部分缺乏足够的冲击力,但因为我平时爵士乐听的很多,而 2Ci 在低频上段【指低音频段中频率较高的那部分】的表现风格恰好很对我的口味。

信号线是Kimber PBJ,音箱线是支持双线分音的Kimber 4TC。

我也听过其他一些朋友的系统,相比之下,我觉得我的系统搭配已经到位了,不用再更换任何一件器材。而且我也很喜欢这套器材非常统一的黑色外观。多年以来,我的听音室中除了我的音响系统,就只有一只双人沙发,再无它物。

我那位死党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嘲讽我在室内装饰上的品味,一直到他去一所设计院校学了一门关于极简主义的课程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有一天晚上他来我这里听音乐时说:“OK,我了解了,这就是传说中的‘留白’对吧。” 如果你熟悉 Triton 系列音箱的外观,你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

到了2016年,我那台 Squeezebox 开始出问题,经常没有信号输出。于是我在 Spotify 上订阅了流媒体格式的音乐服务,用 iPad 通过转接线直接把信号给到 Adcom 的后级功放。

显然,这种方案对音质做出了很大牺牲。但我当时痴迷于这种近乎于无限曲库的概念——相比之下被我抓轨存在硬盘中的1万多张专辑忽然显得不够听了,再加上那几年经常因公出差,在家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所以我也不怎么在意音质上的损失。

这种情况随着工作的变动也发生了变化,我不必再经常出差,在家中听音乐的时间也多了起来,这时我知道应该采取行动了。

第一步显然是要把 iPad 砍掉,换上一台真正高品质的DAC解码设备。这次升级,坦白讲,我没去音响店里试听。在看了一大堆的评测后,我把目标锁定在了 Benchmark DAC3(下图)身上,它集DAC/前级放大/耳机放大等功能于一身。在得知商家提供30天无理由退款的政策后,我马上下了单。

收到DAC3后,用USB线接到 Mac mini 主机,打开 Tidal 试听,我当时就被惊到了。我意识到在最近几年中,我的系统遗失了太多的东西。

我播放的是《Two Against Nature》专辑(上图)中的 “Gaslighting Abbie”,24bit/96kHz,非常能说明问题。细节表现、空间感、节奏感、鼓和贝司的表现力,无一不令人惊叹。

对我来讲,这就好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能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欣赏那些已经听过多年的音乐作品。整体来讲,那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新鲜的体验,但也有让我很不满意的地方,就是100-400Hz这个频段的能量太多了,在播放男声爵士和中音萨克斯时,这个问题体现的尤为明显。

看来音乐文件保真度的提升也是一柄双刃剑,之前表现好的地方,现在更好了;而之前存在的问题,现在也更加明显了。

我知道 Vandersteens 已经出了新款的2Ce,取代我使用的2Ci,这样看来,购买一对新的音箱也就成了再自然不过的方案。我考察的第一对音箱是 Magnepan 3.7(美国麦格尼潘;下图)。高中频的表现、细节、结像都很不错,但低频的下潜深度与冲击力显然是它的死穴。

自从我购入第一套系统,我的听音类型也从早前以爵士乐为主,扩展到很多其它类型的音乐,所以我决定这次不会在任何方面做出妥协,而优秀的低频表现更是重中之重。

经销商在系统中加了一只低音炮(不记得是哪个型号了),听感确实有很大改善,但声场缺乏整体上的连贯性。我在网上也看到有人推荐说可以考虑搭配一只 Magnepan 自家的低音炮,可是连 Magnepan 官网都不建议这样搭配。而且我也实在不想经历那种抱着低音炮满屋子找合理摆位的令人痛苦的过程,所以我决定要找一对落地箱,不需要任何低音炮的辅助,它自己就有非常好的低频表现。

另外,有朋友告诉我 Magnepan 的音箱比较难推,对功放的输出电流要求很高,如果我买 Magnepan 的音箱,就必须再买一台后级功放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或多或少也是让我放弃 Magnepan 的原因之一。

在网上进行进一步的考查后,我决定去现场试听 Vandersteen 3a, Revel F208 和 GoldenEar Triton One 这三款音箱。

首选当然是 Vandersteen 3a,毕竟这个品牌的音箱我都听了快30年了。长话短说,3a给我的感觉不错,Revel F208 听起来也不错。坦白讲,虽然 Triton One 在网上有那么多的赞扬声,但我一开始对它还是相当怀疑的。3只主动式低音单元、再加4只被动式低音辐射单元,又配上1600瓦的D类功放——我上次买音响设备时市场上压根还没有这类产品,怎么看怎么都觉得这像是一对低频轰隆隆、中低频脱节的音箱。

试听的第一曲仍然是《Two Against Nature》专辑(上图)中的 “Gaslighting Abbie”,我当时就被迷住了。高中低频的一致性、连贯性棒极了。低频极具权威感,并且有很好的凝聚力,整个低频部分也非常平坦。这首歌突然之间呈现出极强的感染力、细节和氛围。在人声部分,我听到了以前从没有听到过的空气感和更为清晰的层次感。

显然,我对这种多单元协同工作设计的怀疑被完全打消了,那种流畅的衔接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整个频段中都没有断层,每个频段、每件乐器、每个声部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这次试听我还带上我的女朋友(虽然她对音响一窍不通,也完全不在乎什么技术、参数、评测、品牌知名度,但她对声音的分辨能力非常好),Triton One 的声音显然也让她颇为吃惊,还和我一起随着节拍点起头来。

爵士名碟《Jazz at the Pawnshop 当铺爵士》(上图)对声场有很好的表现力,声音响起,我们就像置身于一个忙碌的小酒吧中,而乐队的乐手们离我们只有几米远。我们花了几个小时,试听了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一致认为 Triton One 超过了另两对音箱。

信不信由你,我女朋友和我一样,也觉得 Triton One 的黑丝袜外观非常酷,外观上比家里那对 Vandersteens 2Ci 还要简洁一些。虽然 Triton One 更大,但因为前面板很窄,所以坐在沙发上时,它看起来不像 2Ci 那么宽大。

不过因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又要出差,所以我抵抗住了心中的诱惑,没有马上下单。之后没过多久,我就看到有消息说 GoldenEar 将要推出更高一级的旗舰 Triton Reference(下图)。

这个消息勾起了我的兴趣,但也让我觉得有些疑虑,因为我对边际效用递减曲线(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非常熟悉,而我不知道以 Reference 的表现,它会落在这条曲线上的哪个区域。所以我决定至少要等到市场上能看到 Reference 的实物、并且拿它和 One 做一次细致的对比试听后,再做出最终选择。

【上图为边际效用递减曲线。我们假设某人要购买一台市场售价30万骄车,40万的车咬咬牙也能买,但压力会大一些。一台5万元的汽车在驾乘表现上,离他的要求一定会有很大差距,虽然价格最低,但边际效用也最低。随着车价的上升(<30万),驾乘感受越来越好,边际效用也越来越高。在30—40万这个区间,边际效用的增速放缓。超过40万后,财务压力以及车辆保养成本都越来越高,边际效用不增反降。】

就这样,一个多月前,我和女朋友如约准时来到经销商的店里,他递给我一条USB信号线,把我的笔记本电脑接到他们的麦景图D1100解码前级功放上,把遥控器递给我,就转身出去了。

在接下来的2个多小时里,我按预先确定的试听曲目,试听了爵士、古典、巴洛克、摇滚和电声,我们被彻底迷住了。

挪威2L唱片公司这张《The Nordic Sound》,我们试听了其中的两首,第一曲莫扎特《D大调第4小提琴协奏曲——第1乐章 Allegro 快板》,还有第五曲格里高利圣咏调的《忠诚的十字架》。那种声音和空间的还原度真是令人惊叹。听完第二曲后,女朋友说:“这种感觉就像是我们现在在音乐厅里一样!”

再来听《Two Against Nature》专辑中的 “Gaslighting Abbie”,解析度也更为出色——女朋友是移民,英语不是很好,但这次她居然听懂了歌中的几句歌词。

Dalis Car 乐队专辑《The Waking Hour》中第4曲“Artemis”,我一直很喜欢用这首乐曲来测试低频,因为贝司手 Mick Karn 的演奏浓密、流畅,线条清晰,泛音丰富。他的演奏需要的不仅仅是力量感,更需要出色的质感与凝聚力。很多音箱在播放这首乐曲时都会出问题。我真的是被 Reference 的表现惊到了,女友的评价则是:“WOW!”

我一直都很喜欢看《Stereophile 美国发烧天书》杂志社J. Gordon Holt的评测文章。他在评测中有非常透彻的分析,但除非被测器材能通过他的“鸡皮疙瘩测试”,否则他是不会推荐这件器材的。在听过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爵士萨克斯大师 Wayne Shorter 吹奏的《Witch Hunt》后, Reference 在我这里确实通过了“鸡皮疙瘩测试”。

两个多小时的试听让我相信 Reference 确实是一对非常优秀的音箱,但我仍在想:“它比 Triton One 贵了这么多,值吗?”

首先, Reference 的高光黑色木皮对音质不会有任何贡献,但增加了成本。当然,从市场角度来讲这样做很正常,因为 Reference 的典型消费者会相当在意它的外观,而不会喜欢那种低调的黑袜子式的外观风格。从我个人审美偏好来讲,我更偏爱这种黑色长筒袜式的设计风格。

其次,边际效用递减曲线仍然在发挥作用, Reference 相对于 One 在音质上的提升程度,不太可能与价格的递增呈现等比关系。

所以问题仍然摆在这里:相对于这两对音箱在音质上的提升程度,是否值得我多掏这些钱。

在我犹豫不绝的时候,销售人员把 Reference 挪开,又重新接上了 One,让我开始第二轮试听。在之前的试听中,销售人员除了偶尔进来给我们递上一瓶水,没有做任何推销,而是把主动权完全交给我,这一点让我很满意。

在第二轮试听开始前,我还特意用我iPhone上的NOISH Sound Level Meter这个APP,通过调节功放音量,让两对音箱提供相同的声压级。

在第二轮试听开始前,我对 Triton One 的印象是它和 Reference 在整体上有相同的声音特点,在整体音质上并没有很大差距,就算是购买 Triton One,我也会很开心。Reference 的声音毫无疑问一定比 One 好,但具体好多少,很难用数字进行精准的量化,我尽力而为。

首先,最显著的差别是 Reference 的低频具有更好的下潜深度,尤其在低频凝聚力上明显胜过 One。相对于 Reference,One的声音有些偏松散,低频也显得稍微肥厚一些,声音的打击力和感染力也有差距。GoldenEar 的工程师说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来抵制 Reference 的箱体共振,显然,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其次是两对音箱在瞬态衰减上的差别,尤其是人声与小号的表现。Reference 听起来更具空气感,更有氛围感,能够在真实的听音环境中营造出更棒的舞台现场感。最后,Reference 的细节分析力与层次感也更好。

就整体而言,Reference 能给听众传递一种更具情感的听音感受,声音的像真度也更加出色。

我现场下单了Reference。

至于器材搭配,Reference 很容易驱动,整场试听中,DAC3上的音量旋钮都没有超过12点的位置。

我的 Adcom 纯后级已经服役很长时间了,我考虑把它卖给经销商,所以我订购了一台Benchmark AHB2。我有30天的时间来决定这个搭配是否合适,以及AHB2是否物有所值。我很好奇在AHB2的推动下,Reference 是否还能挖掘出更大的潜力。对AHB2的怀疑,就像我一开始对 Reference 内置的1800瓦D类功放的态度一样,天知道我是不是又错了。

我不是一个硬件发烧友,我的享受源自音响系统带给我的听音感受。我不会为了去分辨那点细微的差别就不停地更换一件又一件的音响设备。在我以后的岁月中,我可能不会再购买其它音箱。并不是说我不相信音箱的性能会有提升,一方面我认为购买更贵的音箱意义不大,边际效益提升会很有限;另一方面是我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像音箱和耳机这类电声换能器,在一段时间后也可能会被淘汰,这个时间可能是20年、甚至更早。

如果是在15年前,我可能会买一对 Triton One,然后用其余的钱买更多的CD唱片。但现在,我在 Tidal 网站上能够以非常便宜的价格买来新发行的高码率唱片,数量多到一辈子都听不完。

如果我打算每隔十几年就升级一次音箱,那我会买一对 One,然后把它和 Ref 的差价存起来,等着下次遇到更出色的音箱。因为 One 的声音确实已经很好。

不管怎样,对某些人来讲,如果他想推出一款音箱并且在性价比上完败 Reference,那真的是给自己挖下了一个不小的坑。对我自己来讲,相对于它带给我的听音享受,Reference 在边际效益递减曲线上离平直部分还有一段距离。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