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轮纹病 轮纹病是苹果枝干和果实重要病害之一。常与干腐病、炭疽病等混合发生,为果品生产的重大威胁,近年有蔓延加重趋势。 症状 枝干发病,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褐色、水渍状或小溃疡斑,稍隆起呈疣状,圆形。后失水凹陷,边缘开裂翘起,扁圆形,直径达1厘米左右,青灰色。多个病斑密 集,形成主干大枝树皮粗糙,故称“粗皮病”。斑上有稀疏小黑点。果实受害初以果点为中心出现浅褐色的圆形斑,后变褐扩大,呈深浅相间的同心轮纹状病斑,其外缘有明显的淡色水渍圈,界线不清晰(彩版三十九,221)。病斑扩展引起果实腐烂。烂果有酸腐气味,有时渗出褐色粘液。 病原 botryospuaeria berengeriana de not .t .sp .piricola (nose)kogonezawa et sukuma 该菌与干腐病菌同属1个种,但它是专化型。其小黑点是病菌的子座。1个子座含1个分生孢子器或子囊腔室。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形。 发病特点 此病菌与苹果干腐病菌相似。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枝干病部组织中越冬。春季由分生孢子器产生分生孢子,涌出灰白色孢子角。春雨中分生孢子分散、传播到枝干伤口、皮孔和果实皮孔附近,产生芽管侵入树体,然后潜伏。带菌果并不发病,待近成熟期和贮存期分散、传播到枝干伤口、皮孔和果实皮孔附近,产生芽管侵入 树体,然后潜伏。带菌果并不发病,待近成熟期和贮存期发病。品种抗病性有差异。富士、王林、千秋等品种高度感病。 防治方法 (1)清除侵染源。晚秋、早春刮除粗皮,集中销毁,并喷福美胂可湿性粉剂100倍或75%五氯酚钠粉100~200倍液,如喷3度石硫合剂以3月下旬至4月初喷为宜。 (2)果实套袋。落花后1个月内套完,每果1袋。红色品种采收前1个星期拆除即可。 (3)幼果期防治。落花后10天采收,应定期喷药,每半月至20天1次同干腐病防治方法,注意药剂交替施用。 (4)生长期涂树干。用奥力克-靓果安原液涂抹或300倍液喷施叶片。 (5)贮藏期管理。严格剔除病果,人工挑捡,注意控制温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