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2—3小时,碾成面,然后过细箩,即成小米面。
茶汤壶内的水烧开。小碗1个,先倒入50克开水和10克凉水搅和一下,再放入1/10的糜子面调成面糊,然后左手端着盛面糊的碗紧对着茶壶嘴,右手握着壶把子将壶倾斜,使壶内的开水顺着壶嘴冲入碗里,冲好一碗后,即在茶汤上撒上红糖20克、白糖10克和糖桂花1克。也可再撒些金糕丁。
1、小米洗一下。不要多淘洗,保留营养。
2
晒去大部分水分。微微潮。 3
打磨。过筛。打磨。过筛。打磨。
4
凑合着用吧。小火炒制。大概十分钟,颜色发红黄,香味出来了。好了。
小时候炒茶汤面,大灶大锅,需要二个人,妈妈说要领四个字:细火,紧翻。我烧火,灶火不用木材,用玉米秸秆,“细溜的火,软火”;紧翻,是主灶的这一位,防止糊。
5
前者生面。后者熟了。
当年的妈妈,看着被灶火映红的我的脸,说,“炒到和你这小脸一样,红嘚棱的,就出锅”。
6
打茶汤。
不知道为什么老家把面做成糊叫“打”。俗谓“打茶汤”“打棒面粥”
烧开水,抓炒制好的茶汤面撒,一把一把匀着撒,边撒边搅动,慢慢糊挂勺了,即稀稠正好。
喝一碗,治愈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