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什么品牌的碎纸机好(广东大型碎纸机品牌)

广州什么品牌的碎纸机好(广东大型碎纸机品牌)

首页办公设备碎纸机更新时间:2022-02-09 01:46:55

珠水环绕,润泽一方。

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高楼拔地而起,开足马力,抢占未来数字经济产业链的制高点。第130届广交会正在紧锣密鼓筹备推进,全球客商将在金秋十月汇聚琶洲展馆、共享中国机遇。广州未来发展的新活力正在海珠这片热土上迸发。

随着中国共产党广州市海珠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海珠新蓝图跃然而出: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做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城市更新“双引擎”,优化“一区一谷一圈”三大空间布局,加快建设数字经济示范区、产城融合引领区、城央生态宜居区、文商旅融合样板区,逐步建成有活力有魅力有竞争力的数字生态城,奋力打造广州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先锋。

新与旧的动力转换,快与慢的发展节奏,高与低的谋划实践……发展的辩证法背后,海珠新蓝图内蕴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发展逻辑,更映射面向未来的城市发展新坐标。梦想与未来交汇的城市宏大叙事,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主线而彰显时代价值,因“一区一谷一圈”的崭新空间布局而独具海珠气质,将使海珠在未来拥有奔涌向前的澎湃动力。

蓝图已绘就,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海珠未来海阔天空、更具活力。

新与旧:

全力推进“一区一谷一圈”建设

阿里巴巴、唯品会、TCL、复星、国美、腾讯……站在海珠区环球贸易中心45层楼俯瞰,一幢幢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琶洲试验区蓬勃的发展活力让人眼前一亮。

琶洲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阿里巴巴等8个项目已投产运营,国美等14个项目主体建筑封顶,腾讯等4个项目正在实施地上主体工程,三一集团等7个项目正在实施地下室结构工程或基坑施工。未来发展的蓝图已经清晰,我们努力把琶洲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数字经济示范区。”

海珠区位于“一江两岸”黄金段、广州新城市轴线核心段,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全市轨道和路网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海珠区提出,将全力推进“一区一谷一圈”建设,深化构建优势互补、多点支撑的区域发展布局,形成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数字经济示范区到加快建设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再到加快建设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新与旧的对比随处可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主线贯穿始终。

琶洲试验区成为企业、人才投资创业的热土,数字经济发展迅猛,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海珠将举全区之力推进琶洲试验区建设,打造“数字 会展 总部 高端商贸”融合发展的产业新高地,力争到2025年琶洲试验区营收突破5000亿元。

而在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海珠区将着力打造环中大创新生态圈,提升海珠湿地圈层发展能级,构建“湿地 林荫大道 都市圈”空间布局。促进中大纺织商圈向数字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建设国际纺织时尚之都。

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的建设,更是新与旧的深度融合。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太古仓开始苏醒。太古仓码头由原英商太古洋行始建于1904年,是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旧码头、旧仓库,曾是国家一类口岸,是广州工业发展的见证者。站在T型码头上赏夕阳、品美食,在有着百年历史的仓库里看电影、观展览,古今文化的对撞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新与旧融洽共生、美美与共,更多“太古仓”将在海珠出现。海珠区将以西部老城区街道为主体,有序推进南华西街、洪德巷、龙骧大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推动海幢寺、潘氏大院、大元帅府等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以修旧如旧模式建设更多“太古仓式”的文商旅融合特色体验区。以数字和潮流赋能江南西等传统商圈转型。高水平建设广州塔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串珠成链打造环岛滨水文化长廊。

老城市,新活力。从一飞冲天的数字经济到靓丽蝶变的纺织产业、文商旅融合,“新”与“旧”融合共生、齐头并进,构筑起现代产业体系的骨架,成为海珠未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诠释。啃下每一块制约新旧动能转换的“硬骨头”,海珠发展的新产业、新活力一定能飞得更高更好。

快与慢:

把握快慢节奏,奋力践行新发展理念

走到广州塔下的珠江岸边,郁郁葱葱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珠江财富码头前,游客络绎不绝,这里是游客参加珠江游的打卡地,其所处的阅江路碧道更是广大市民休闲健身的热门地。服务市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集文化传承展示和便民惠民服务于一身的“海珠区新时代驿站·财富码头”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的脚步。

向后望去,琶洲试验区塔吊林立,高耸入云的现代建筑如春笋般拔地而起。

沿珠江岸线绵延,快与慢的两个天地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悠闲舒适的慢生活,一边是如火如荼的快节奏,也体现着海珠独特的城市发展气质。

快与慢,是海珠的两面。

产业发展跑得更快。海珠将以“链长制”为抓手,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引入更多世界500强企业、链主企业,精心培育本土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政务服务跑得更快。聚焦减流程、减时间、减成本、优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发展“5G ”“区块链 ”政务服务,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丰富优政、惠民、兴业三大领域创新应用。

要素流动跑得更快。海珠将全力擦亮广交会这块“金字招牌”,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展会体系,助力广州建设国际会展之都。抢抓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机遇,推动琶洲核心商圈和江南西—太古仓、滨江、广州塔、中大、广纸—沥滘、海珠湿地六个区域商圈发展壮大,塑造中高端消费市场。打造羊城广场、琶洲口岸离境免税店等高端消费地标,让首店、首发、首展、首秀不断涌现。

快速崛起的城市中心,也正为超级城市的发展逻辑注入新的内涵——为市民享受慢生活提供更多可能。

眼下,海珠湿地公园“都市田园”种植的硫华菊正在大面积绽放,处于观赏花期,现场花朵密密麻麻布满道路四周。不少市民在花海漫步,摆起了拍照姿态,用手机或相机拍下这醉人美景。花海宛如波浪层叠起伏,片片黄色花朵也在视野中弥漫开来。

“我几乎每个月都要带孩子来这里玩。”市民陈羽表示,现在一到周末,湿地公园的人就特别多,大家都喜欢来湖边、绿道游玩休闲。

未来五年,海珠将全面建成106.5公里碧道,打造“小环 大环”游憩系统和百里滨水带状公园,形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鸟语花香、都市风光的生态廊道。结合海珠桥南广场、羊城广场等重要节点改造建设,增加成片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立足环岛亲水优势,海珠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区生态空间,勾勒出一幅幸福美好生活新图景。

海珠还将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以十香园为核心建设岭南书画艺术之乡,深化黄埔古港古村等海丝遗产保护,更好发挥广州文化馆、广州美术馆、广州科学馆等文化载体作用,扩大湿地国际音乐节等特色品牌活动影响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践行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考验着不惧任何挑战的定力和决心。

正是在这一快一慢之间,作为广州中心城区的海珠把握好快与慢、加与减、当下与长远的辩证关系,才更有活力、更有魅力,践行新发展理念更有力。

高与低:

埋头实干,迈向广州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翻开中国共产党广州市海珠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海珠之“高”跃然纸上:

聚焦数字赋能,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聚焦产城融合,打造协调发展新高地;聚焦都市生态,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聚焦合作共赢,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聚焦共建共治,打造共享发展新高地;聚焦党的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高质量发展的海珠新蓝图,让人们充满期待。

高起点的城区规划,正在落地生根。海珠立足“一区一谷一圈”布局,高标准规划建设琶洲国际超级总部岛、新城市轴线南段、环海珠湿地价值圈、沥滘—广纸等重点片区,引领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贯通提升29.2平方公里环岛滨水空间,把最好的岸线资源留给市民,用最好的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聚力打造世界一流滨水活力区。围绕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文化传承、生态宜居、交通便捷、生活便利,合理配置产居比、职住比,建设精明增长的紧凑城区、精致城区。

高水平的城市更新,正在加快推进。海珠坚持“留改拆”并举,开展渐进式有机更新,有序实施城市更新三年计划、五年方案,协同推进“三园”转型、“三乱”整治。加强城市更新与土地整备联动,扩大以区为主体的土地储备出让模式,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从根本上重塑片区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和住房结构。注重传承保护城市特色风貌和历史文脉,推动就业、居住、文化、休闲等功能相匹配。让每一寸土地、每一平方米建筑发挥最大效益。

高品质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推动落实。海珠将完善次干道、支路网和公交、轨道、水上立体交通线网,织密“外联内畅”交通网络,全面建成2条城际轨道、4条地铁线路和7条过江隧道,全线贯通42.2公里环岛路。将新增一批口袋公园、便民广场,提升一批品质路、示范路,逐步补齐老城区环卫、水电、消防、应急避难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图景背后,海珠之“低”却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到喜悦与安心。

海珠之“低”,在于生态宜居、低碳生活。

沿着阅江路碧道,看得见绿、望得见水,向前延伸的不仅是绿色活动空间,更是绿色的发展观念,让人们在绿道中感受着生态幸福。海珠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建设城央生态宜居区。海珠还将发展都市型绿色工业,探索“工业上楼”模式,培育轻型生产、环保型的高端制造业。发展现代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加强江心岛保护开发和后滘等都市农业公园建设。

海珠之“低”,在于俯身为民、办好实事。

沉下去、接地气,海珠广大干部俯下“身子”,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服务,为民服务解难题。海珠将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布局、分级配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义务教育“双减”要求,增加更多优质学位供给,加快推进琶洲国际学校建设,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区。大力实施健康海珠战略,补齐公共卫生短板,推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新院区、区妇儿医院、区疾控中心等建成使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人们洋溢出的幸福笑脸中得到最好的印证。

海珠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样的发展逻辑:只有从群众利益出发,从实际出发,深入基层一线,才能摸准摸实群众的期盼,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海珠之“低”,在于脚踏实地、埋头实干。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海珠将进一步织密建强基层党组织体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本之举和长远之计,认真贯彻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探索将党群阵地延伸拓展到居民小区、楼宇商圈,打造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俯身为民的公共服务,干在实处的工作作风……高与低的谋划实践凸显发展的巨大张力,勾勒出千年商都活力城区该有的样子,也投射出海珠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执着追求。

百舸争流、唯勇毅者进;千帆竞发,唯创新者胜。

面向未来,海珠正在踩着自身发展的节奏,在时代大潮中奋力搏浪。

□ 数读海珠五年变化:

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000亿元台阶,从2015年的1405.40亿元增至2020年的2086.93亿元,年均增长6.3%,五年累计实现税收总收入1051.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3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0.1:16.4:83.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

谋划“一区一谷一圈”空间和功能布局,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成为省重点打造的创新平台、市科技创新轴的核心支点。琶洲地区年均举办展会超200场次,《财富》全球论坛、“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海丝博览会、世界5G大会等高端会议成功举办。

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首创CSO首席服务官制度,优化商事主体住所登记举措,行政审批整体提速超75%。全区引入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3个,培育发展上市企业9家、总部企业161家、“四上”企业4069家。

全区“三旧”改造提速,沥滘村、新市头村整村改造扎实推进,63个老旧小区、10个旧厂房完成改造。疏解提升专业批发市场28个、村级工业园22个、物流园17个,打造了海珠同创汇等转型升级示范点。

海珠湿地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国家级荣誉。建成碧道57.7公里,打造了6.6公里阅江路等一批精品碧道。连续在全市河湖长制考核中名列前茅。

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达80%以上。把疫情防控作为最大民生实事,有力有序有效处置好两轮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学前教育“5080”攻坚任务提前完成,初中、高中毕业班教学综合质量居全市前列。完成家庭无障碍改造3338户、旧楼加装电梯1562宗。

全区新增40家图书馆分馆、27家文化馆分馆,潮流文化周、岭南书画艺术节等文化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打造了海珠党建主题公园和阅江路新时代驿站群。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靖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靖文 通讯员:海宣、梁志远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苏琬茜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