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用的机器制作方法和图(秸秆还田机器使用技巧)

秸秆还田用的机器制作方法和图(秸秆还田机器使用技巧)

首页维修大全生活更新时间:2022-10-16 09:34:01

秸秆还田用的机器制作方法和图,秸秆还田机器使用技巧

  • 1. 秸秆还田机器使用技巧,秸秆还田用的机器制作方法和图
  • 2. 秸秆还田养殖技巧,秸秆还田方法图解
  • 3. 秸秆还田标语,秸秆还田标语口号
  • 4. 秸秆还田是什么意思,秸秆还田利弊大吗
  • 5. 秸秆还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秸秆还田最好的解决办法
  • 1.秸秆还田机器使用技巧,秸秆还田用的机器制作方法和图

    1、严格遵循机具作业要求。

    2、检查作业地块。在确认已清除石块、铁丝等易损伤机器的杂物后,再进行作业,以免损伤刀片。

    3、合理选择作业速度。要根据作物长势、土壤含水率和坚实度,选择不同的作业速度,在保证作业效率的同时,不超负荷运行。

    4、防止发生秸秆堵塞。为了防止秸秆阻塞,可在秸秆切碎装置处,加装秸秆堵塞报警装置,一旦发生堵塞,可随时发现,及时排除故障,避免零件损坏。

    5、转弯时应将还田机提升,转弯后方可降落,注意在地头留3-5米的机组回转地带。提升、降落时应注意平稳,工作中禁止倒退,路上运输时必须切断拖拉机后输出动力。

    6、机具作业时,严禁站在机具上或靠近旋转部位,以确保人身安全。

    7、作业中应随时检查皮带的松紧程度,以免降低刀轴转速而影响粉碎质量和加剧皮带磨损。 一般以用10千克的力压皮带带体下沉5毫米为宜。

    8、及时更换刀片。一般切碎机的刀片使用两年后就会严重磨损,应及时更换。更换刀片时,要选择重量基本相同的一组刀片把旧刀片同时换下,以保持刀轴的平衡运转,降低机具震动。

    2.秸秆还田养殖技巧,秸秆还田方法图解

    1、秸秆还田之后,小麦常出现缺苗断垄,即使出了苗,根系扎在秸秆之中,出现苗黄苗弱。主要还是因为秸秆粉碎程度不够,翻到土壤之中,空隙大,不利于根系下扎。对于这种情况,要提高秸秆的粉碎程度。同时,在整地时,深耕能踏实土壤,有利于小麦出苗。

    2、秸秆腐熟之后才能转化为养分,而这个过程需要肥料或者腐熟剂促进,和小麦争夺养分。所以,在施底肥时,要适当增施氮肥,促进秸秆腐熟,防止小麦因缺营养而发黄。另外,冬前浇越冬水,加入腐熟剂,也有利于秸秆的腐熟。

    3、秸秆还田之后,土传病害和虫害增多,主要还是因为秸秆没有完全腐熟造成的。就像粪肥没有腐熟入田,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在促进秸秆腐熟的基础上,应提高拌种质量,杜绝白籽播种,预防病虫害发生。

    4、对于秸秆,一直没有一个好的出路。秋收之后,如果秸秆能有其它的用途当然是最好的。秸秆还田时,注意上面三个方面,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下茬作物的生长。

    3.秸秆还田标语,秸秆还田标语口号

    1、秸秆禁烧,人人有责。

    2、秸秆禁烧是保护环境的一项长期工程。

    3、加强秸秆的综合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4、倡导秸秆禁烧,保护生态环境,爱护我们家园。

    5、实施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结构,建设美好家园。

    6、加强秸秆禁烧宣传,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7、秸秆禁烧,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8、秸秆禁烧,环境保护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

    9、秸秆禁烧,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10、秸秆禁烧,保护环境,造福全社会。

    11、焚烧秸秆,破坏环境,就是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2、实行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13、大力宣传秸秆禁烧,实现环境与人类和谐共存。

    14、保护生态环境,不烧一把秸秆。

    15、实行全面禁烧,保护生态环境。

    16、保护环保,禁烧秸秆是爱我家园的一场行动。

    17、坚持不点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保护生态环境。

    18、实行秸秆禁烧,保护交通安全。

    19、禁烧稻麦茬,爱国又爱家。

    20、禁止焚烧秸秆,还我碧水蓝天。

    21、焚烧秸秆可耻,利用秸秆光荣。

    22、秸秆利用好,还田少不了。

    23、禁烧秸秆,美化家园。

    24、秸秆还田,利国利民。

    25、响应政府号召,秸秆坚决不烧。

    26、严禁焚烧秸秆,净化生态环境。

    27、争当禁烧模范,争做文明公民。

    28、做守法禁烧公民,当秸秆还田模范。

    29、秸秆还田,土地增肥。

    30、谁用秸秆谁受益,谁烧秸秆谁受罚。

    4.秸秆还田是什么意思,秸秆还田利弊大吗

    1、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

    2、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现象。因此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

    5.秸秆还田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秸秆还田最好的解决办法

    1、秸秆还田的方法:

    (1)直接还田方法

    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简单省工,方便快捷,并且还田数量还大,一般将农作物秸秆粉碎、留高茬还田或田面覆盖等方式,直接还田的方法在各地推广应用的较多。秸秆粉碎还田就是用机械粉碎直接还田,主要适用于玉米和水稻、小麦的秸秆还田,留高茬还田就是将稻麦收割时留30厘米的高茬,可以使用反转灭茬的机械进行一次性的旋耕灭茬还田;田间覆盖式还田,主要是将玉米秸秆铡成9到11厘米长直接铺盖在土壤的表面,一般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时常用。由于现代农业发展,化肥施用量较大,而有机肥的用量却在减少,导致土质硬化而不利于土壤肥力的吸收和提高。而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后,能够大大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有效增强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土壤肥力增强。但秸秆还田若操作方法不当,也容易出现病害和出苗率低的问题,应注意适当补水补氮,防治病虫害。

    (2)过腹还田。在我国农村,秸秆大部分切碎后直接饲喂家畜,用来作为家畜的粗饲料而使用,随着秸秆处理技术的发展,目前青贮饲料、氨化饲料多被广泛使用。将秸秆先喂食牛、羊等牲畜后,经禽畜的体内消化吸收后,一部分营养如糖类,蛋白质、纤维素等营养物质留在体内,转化为肉和奶等,其余的变成了粪便和尿液,再将禽畜的粪便尿液施入田中,这种方式就是过腹还田。过腹还田方式是比较科学的,最具有生态环保作用,值得提倡推广。过腹还田方式不仅满足了禽畜对粗饲料的需求,还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肥含量,使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减少了饲料和牧草使用量,能够有效带动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3)堆沤还田。主要是利用作物秸秆制作堆肥、沤肥、沼气肥或是用微生物的腐熟发酵剂与秸秆腐熟发酵成腐熟肥。堆肥是将秸秆与畜禽粪便堆积在一起,但要注意粪与秸秆或草要隔层堆积压实,腐熟效果会更好。沤肥是将作物秸秆与人的粪便、尿液倒入积水坑中或作物秸秆与河泥置在一起,使其经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后形成的肥料。作物秸秆使用时要用粉碎机粉碎成2厘米左右长度,再浇透水,使其保持湿润,秸秆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然后将腐熟的有机肥与潮湿的秸秆均匀混拌成堆,上面需要用塑料布或者泥浆密封盖严。大约半个月,堆沤肥制作完成。堆沤还田发酵形式有厌氧发酵和好氧发酵两种,厌氧发酵的要点是秸秆堆后封闭不通风,而好氧发酵则是把秸秆堆后在堆底留有通风沟。秸秆变成黑褐色基本是腐熟成熟可直接入田。

    (4)翻壓还田。就是指用机械将已经摘穗后的玉米、小麦等作物秸秆粉碎后直接抛撒在地表,在整地翻地时将其翻耕入土里,待腐烂时可分解出有机质。秸秆粉碎长度<10厘米,作物秸秆在地下分解时会消耗一些氮肥,要补足速效氮肥。为使秸秆腐化速度加快,可以在整地后浇足蹋墒水。翻压还田不仅可以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而且对改良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都有积极作用。

    2、注意事项:

    (1)粉碎秸秆。上茬作物成熟收货后,采用带粉碎机的收割机收割或将未粉碎的农作物秸秆粉碎为5cm左右,粉碎后的秸秆均匀撒在田间,切忌碎草成堆。

    (2)接种腐熟剂。将有机物料腐熟剂均匀混合到适量沙土中,混匀后撒施到作物秸秆上,接种量为2Kg/亩,以加速秸秆腐熟。

    (3)适施氮肥。新鲜的秸秆碳/氮比大,施入田地时,会出现微生物与作物争肥现象。秸秆在腐熟的过程中,会消耗土壤中的氮素等速效养分。在秸秆还田的同时,要按照每亩加施或尿素3—6公斤或碳铵15公斤,调节碳氮比,补充土壤中的速效养分。

    (4)翻耕覆盖。接种腐熟剂和施肥后,用灭茬旋耕机进行灭茬翻耕,将作物秸秆翻入耕层土壤内,覆土要盖严、镇压保墒,既可加速秸秆分解,又不影响下茬播种出苗。

    (5)保持适宜墒情。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各类秸秆收割后最好立即耕翻入土,以避免水分损失而不易腐解。对土壤墒情差的,耕翻后应立即灌水,保持40%—60%田间持水量;而墒情好的则应耕翻保墒,促使土壤密实,以利于秸秆吸水分解。秸秆还田后,在腐解过程中会产生有机酸,在水田中易累积,浓度大时会造成危害。因此秸秆还田后在水分管理上应采取“干湿交替、浅水勤灌”的方法,并适时搁田,改善土壤通气性。

    (6)选用健康植株。应使用无病健壮的作物秸秆还田,防止传播病菌,加重下茬作物病害。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