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容器来养泥鳅,一个深度为15-30厘米的容器,容量约为20升,最好是水无法流出的容器。
2. 准备一些淡水,这种水温应该在25-30摄氏度之间,pH值在7.0-8.0之间最佳,可以用水疗或者滤过的淡水来替换。
3. 将泥鳅放入容器,给它们提供一些植物,比如苔藓,藤蔓等,这些植物会提供泥鳅良好的栖息地。
4. 泥鳅喜欢吃虫子、昆虫、藻类、蝉蜕壳等,可以每周给它们提供一次饲料,每次1-2小勺。
5. 泥鳅需要定期换水,每周换一次水,可以用热水将水温提升1-2摄氏度,这样可以减少水中的毒素。
6. 最后,注意泥鳅的活动,如果发现它们疲劳或者活动减少,应立即处理,对它们进行治疗,或者及时送到兽医那里治疗。
1、定时
每天投喂饲料的时间应相对固定,从而使泥鳅养成按时来摄食的习惯。一般日投喂两次,上午8-9时投喂一次,下午14-15时投喂一次。在泥鳅生长的高峰季节,晚上19-20时还应投喂一次。
2、定量
定量投喂,可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消化率。在生长的高峰季节,要结合每天检查食台的情况,科学地确定每天的投喂量,而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则要适当减少投喂量。
3、定质
投喂的饲料要求新鲜、安全卫生、适口、水中稳定性好,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合理,不能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