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品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不惟立言制行,随时检点,即衣冠瞻视,亦须道貌岸然。
尽心
品固端矣,而不勤课学徒,则勤者虽知奋勉,莫指南针,惰者日事荒延,丛生弊窦。素餐尸位,过将谁归?故设教又当尽心。
专严
官箴有清、慎、勤三字,师范则有专、严二字。然严而不专,肃于外者,无所得于中,专则督课勤而无不严矣,故师道尤以专为主。
宽以济严
师严道尊,然亦视其家教以为衡。若家教素宽者,骤裁以严,懦弱之子必病,顽劣之子必逋,至家教素严者,稍济以宽,使其恋恋塾中,教理更易入,是亦调剂之一方也。学规不肃者,却不得援为口实。
授徒心法
蒙徒颖悟,师不能强之使开也,须自变化气质;经徒学力,师不能强使之充也,须自推拓器识。始气质化,则颖悟自开矣,器识拓,则学力自充矣。
诱掖奖劝
人生童年,得春令发生之气。善教者,总以诱掖奖劝为主,即施教刑时,亦须用诱掖奖劝语。
教刑
先儒云:鞭挞之下,不令儿辈生好念。即学徒秀顽不一,亦有不得不齐以刑者。只须择一顽劣,惩一警众,却不必概施夏楚。
学徒亲畏之分
课蒙徒,要使其畏我,课经徒,要使其亲我。使其畏易,使其亲难,然亲我中,仍自有畏我者在。
入塾勿骤定课
学徒初入塾,皆蓄精养锐而来,所温旧读经书诗文,类知趋熟避生,若据以定课,缓数日,精销锐减,而经书诗文之生疏者渐出,势必曰形不足,故入塾经旬,始可定课。
课程渐进
且即入塾逾旬矣,未必尽澈学徒之浅深也。初立课程,亦只量其姿力所逮者,酌定十分之六七,再观后效,逐渐加增,则学者既有日进之功,教者亦损提撕之力。
塾规
朔望谒圣,遵时制三跪九叩,塾师不可自废其礼,至早晚三揖,虽经徒,亦不可免。
学徒在馆,无分经蒙,举止动静,勿许粗心浮气,书本文具,勿许抛掷尘污。少成天性,习惯自然,将来读书有成,固征器宇,即改图他业,亦易成材。
塾中出入,无分久暂,总须告假而行,虽经徒亦不得疏于防闲,其聪颖者,尤宜加意。
本务
品行心术,人情世故,尤属学人本务,须于课书文时,贯串言之,令其身体立行,庶乎内外交修。
末节
王公之子弟,子夏之门人,尚教以洒扫应对进退,我辈敢置为末节乎?虽富贵家子弟,亦不可废。
识字
蒙童未经读书,先令识字,量其姿质,依《十三经集字》,次第教之,免致重赘。
辨声
字识熟矣,须令辨声。依正音平上去入,墨圈其角,有转音则加朱圈,数转音则数加朱圈,俾其一目了然。
解义
四声辨矣,择取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