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和40都是指机油的高温粘度,40的机油粘度要比30的机油高。粘度越高的机油更加适合转速高工作温度高的发动机。

机油分为三种,分别是全合成机油,半合成机油,矿物质机油。机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的,添加剂主要由分散剂和抗氧化剂等组成,添加剂可以增强机油的性能。不同品牌的机油使用的基础油差不多,主要是添加剂配方有区别,这也是机油的核心技术。
全合成机油的基础油是由人工合成的,分子大小和形状几乎相同,这种机油润滑性能更好,并且使用寿命更长。
矿物质机油的基础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这种机油的使用寿命比较短,润滑性能也不是很好。
半合成机油的润滑性能和使用寿命介于全合成机油与矿物质机油之间。w前面的数字表示机油的低温流动性,如果是0w机油,那表示机油可以在零下35摄氏度正常流动。如果是5w机油,表示机油可以在零下30摄氏度正常流动。w后面的20,30,40表示机油的高温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大。粘度大的机油适合涡轮增压发动机,还适合转速较高工作温度较高的发动机。粘度小的机油适合自然吸气发动机,并且适合转速低工作温度低的发动机。
在选择机油型号时要根据自己的发动机和驾驶习惯来选择,如果经常暴力驾驶经常让发动机处于高转速区域运行,可以选择粘度更大的机油。
30机油和40机油的区别是:30比40的流动性更好,更能降低油耗(燃油),给发动机更快地散热。40比30在发动机特别高温的状态下具有更好的油品稳定性。

机油分级之后的标号表示其黏度规格,例如“15W-40、5W-40”中,“W”表示Winter(冬季),其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机油的低温流动性越好,代表可供使用的环境温度越低,在冷启动时对发动机的保护能力越好,如5W代表耐外部低温-30°C,而20W耐低温为-15°C。W后面的数字代表机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数值越高说明粘度越高。40代表100摄氏度时运动粘度标准为12.5mm2/s到16.3mm2/s之间,绝对不是某些坊间说法所称可以在40℃之下使用。
机油分级使用两个字母组合表示。“S”开头系列代表汽油发动机用油,一般规格依次由SA至SN(按字母顺序,但其中没有SI),每递增一个字母,机油的性能都会优于前一种,机油中会有更多用来保护发动机的添加剂;字母越靠后,质量等级越高,国际品牌中机油级别多是SF级别以上的。“C”开头系列则代表柴油发动机用油。若“S”和“C”两个字母同时存在,则表示此机油为汽柴通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