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指夏季的三个“伏”日,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中伏是指夏季的第二个“伏”日,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一日至二十日之间。中伏是三伏天的高温期,气温骤升,天气炎热,人们需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健康。在中伏期间,人们常常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高温,如避免暴晒、多喝水、适当休息等。此外,中伏也是一些民间传统节日的时间节点,如七夕节等。
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