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为诸葛亮征孟获时所发明。
包子是中国古老的传统面食,相传为诸葛亮征孟获时所发明。形状为人头形,是最早包子的形式,尔后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逐渐改为禽肉馅。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直到宋代,才将有馅的“馒头”改称为包子。
包子的发明者据传是诸葛亮,在平定孟获班师的途中,突遇江面上狂风大作,孟获这厮要用人头来祭天,幸亏诸葛亮讲人道主义,改用面团包上肉蒸熟后代替人头,于是就有了包子,不过当时把包子叫做馒头。
在中国饮食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馒头指的就是包子,直到近代包子和馒头才正式分家。今天许多地方依然把包子叫做“肉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