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道岔后连接曲线维修规定内容(道岔第一牵引点和第二牵引点位置)

简述道岔后连接曲线维修规定内容(道岔第一牵引点和第二牵引点位置)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4-26 12:01:01

简述道岔后连接曲线维修规定内容

岔后连接曲线包括:

1,岔后曲线…道岔后因受地形及股道限制而设置的曲线。

2,岔后附带曲线…道岔后两线路线间距不足4米时所存在的曲线。

为确保行车安全:

a,叉跟距曲线头保持不得短于7.5m夹直线,困难条件下不得短于6m。

b,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该道岔导曲线半径且不得大于2倍,即R连保持在R岔~2R岔之间。

C,根据曲线半径可设不大于15㎜超高,顺坡不得大于2‰。正矢设置5米桩点,10米弦量。

d,轨距加宽递减率不大于2‰,直线段较短时不得大于3‰或与岔心曲股保持加宽相同(或递减)。

、1)道岔连接曲线头至辙叉跟端的直线段长度一般不得短于7.5m,困难条件下不得短于6m。

(2)连接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该道岔导曲线半径。

(3)连接曲线可设置超高,但超高度不宜大于15mm,顺坡不得大于2‰。

(4)连接曲线圆度用10m弦量,连续正矢差在正线、到发线应不超过3mm,其他站、专线不。超过4mm。

(5)轨距加宽递减率一般不得大于2‰,直线段较短时不得大于3‰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