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孙太后跪送英宗亲征,《大明风华》是黑孙太后,还是英宗?
英宗被也先俘虏之后,当时在朝廷出现过三种意见,一种是立宣宗的弟弟襄王为帝,因为这时候情况比较危急,正是所谓国赖长君的时候,一种是监国郕王直接继位,另一种就是英宗的儿子见深继位。但在这个关键时刻,除了重要的大臣之外,还有一个有话语权和决定权的人,就是《大明风华》的女主孙太后,她做了一个特别别扭的决定,实际上间接导致了后来的夺门之变。
英宗也不是孙太后所生,但是是孙太后养大的,所以相当于孙太后的儿子。因为宣宗去世的时候年龄不大,孙太后也还年轻,所以她当然不会愿意襄王继位,而是选择了让和她没有什么关系的郕王继位。因为宣宗只留下了两个儿子,既然英宗被俘了,见深还在幼年,只有郕王相对来说比较合适一点。但孙太后又心不甘,在同意立郕王为帝的同时,又强行指定要立见深为太子,这当然是护犊子了。
景泰帝继位的时候还很年轻,以后生儿育女的机会还有很多,孙太后这时候给他指定了一个侄儿当太子,这就是给景泰帝和见深之间挖坑。因为这时候还没有人能预料到后来英宗会被也先送回来,都以为英宗就这么成为“草原上最美的花”了。所以,只要景泰帝自己有了儿子,见深就会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景泰帝还算是好的,后来只是废黜了见深,并没有加害于他。要是换个心机深一点的,见深都活不到长大了。
比宋太祖死的时候,他两个儿子都没能继位,反而被他弟弟晋王抢了先,成了宋太宗。宋太宗登基第一件事就下诏,他的儿子和大哥的儿子一样,都称皇子,也就是说,他承认他自己和太祖的儿子都有继位的资格。但他嘴上这么说,实际上对太祖的两个儿子和他弟弟廷美都下了狠手,先贬斥了廷美,之后又出处提防太祖的儿子,导致太子的儿子德芳受到惊吓之后自杀身亡,另一个儿子又早死,剩下的就只有太宗自己的儿子了。
景泰帝有了儿子见济之后,就废黜了见深。孙太后对这件事当然是反对的,但实际上这也意味着景泰帝对朝廷的控制已经比较稳固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用过分在意孙太后的意见。不过,他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很快就夭折了,于是就出现了复立见深为太子的声音。这当然是要让景泰帝难看,这时候虽然儿子夭折了,但他毕竟还年轻,还是有机会生儿子,凭什么要立侄儿为太子?其实这就是文官集团和皇权之间的斗争罢了。
假如景泰帝也早早就死了,而且这时候英宗也没有回来,那么符合继位条件的其实不用说,就只有见深了,没有人和他抢,因为只有他离帝系血统最近。他的继位顺序受到威胁并不是别的,而是他的父亲也就是英宗被也先送回来之后,情况反而比较复杂了。如果景泰帝死的比较早,而英宗还在,见深年龄还小,那么比较合适的继位人选自然就是英宗,而不是见深。如果英宗再有了其他孩子,那么见深的继位机会反而小了。
如果没有夺门之变,其实也会是英宗继位,这也就是徐有贞、石亨在杀于谦的时候所说的“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的真实含义所在。即便是景泰帝临死时没有安排,大臣和孙太后扶见深继位,实际上问题也不大。而且,即使见深不为景泰帝承祧,景泰帝的帝系也不会受到挑战。恰恰是因为英宗复位有夺门之变,所以景泰帝的帝系反而出了问题,不仅绝后,而且连皇帝年号都被废除,他自己修的陵寝也被毁了。
见深继位之后,也就是宪宗,就给景泰帝平了反,并且曾经公开说过,这是英宗晚年就想做而没来得及的事,原因是当时他还没有把徐有贞、石亨等等这些夺门之变的所谓功臣们都清洗完,还有阻力。等到他把这些人都清洗完了,自然会为景泰帝平反,恢复年号。这也意味着,英宗后来也明白了,夺门之变真正受益的并不是他,他不需要夺门之变也是最合适的继位人选,真正受益的其实就是那些夺门功臣,而他就是被那些人利用了。
但《大明风华》为了突出孙太后,不顾历史事实,胡乱改编,将本来明朝人比较同情的胡皇后黑得体无完肤,而且也顺带黑了明朝人比较同情的景泰帝朱祁钰,本来明朝人有所非议的孙太后硬生生的被演成了一个人畜无害却自带主角光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白莲花,英宗亲征时孙太后跪地拜送更是滑稽到让人不知道怎么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