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是杜甫的别号,据传说他在峨眉山南麓种了三棵松树,故而被称为三松先生。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写人民疾苦、反映时代变迁著称。他的诗歌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受到后世文人的广泛推崇。三松杜甫之所以备受尊崇,是因为他的作品承载着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命运的关注。
他思想高远、富有感情和哲理,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彰显了唐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是李白的,不是杜甫的。
匙出自 [ 唐代 ] 李白 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桃花带着几点露珠。
树林深处,常见到麋鹿出没。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见山寺的钟声。
绿色的野竹划破了青色的云气,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
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我不由自主地靠着几株古松犯愁。
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这首诗是李白早年的作品。李白早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读书。后来,李白因坐永王李璘事入狱,流放夜郎,遇赦,漂泊浔阳、金陵、宣城、历阳等地。杜甫在成都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因"近无李白消息",写了一首《不见》诗怀念李白,担心他在外会闯祸,盼他早日归还"匡山"故乡。诗曰:"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次年,李白便死于安徽当涂。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