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拉琴杆细长,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两种。一般用松木或桦木制作,琴颈即指板,过去多用整木斫成。音箱上有发音小孔,张羊肠弦两根,琴身有羊肠弦品位。是哈萨克斯坦人的传统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冬不拉,又叫做东不拉、东布拉,它是北亚和中亚地区哈萨克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广泛流行于蒙古、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以及中国新疆、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等哈萨克族、鄂伦春族中。
冬不拉外观细长,它还根据音箱形状分为瓢型和扁平两种。冬不拉的材料一般是松木或者是桦木,琴颈也就是指板,以前都是利用整块木头斫成。冬不拉的音箱上有发音小孔,琴弦是两根丝弦或钢丝弦,上面有8到10个品位,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冬不拉的声音
冬不拉的声音并不大,但是音色尤其优美动听。一般在弹奏的时候基本就是弹与挑,弹的时候重拍,挑就是轻拍了。演奏者利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非常形象地表达草原上涓涓泉水,林间鸟叫,羊群的欢鸣,同时骏马奔驰的澎湃马蹄声。指法虽然弹与挑很简单,但是一弹一挑,两弹一挑,连奏,拨奏多种方式,能够引起听觉的变化,还可以演奏出泛音,滑音及和音等,再根据力度和速度的不同变化,又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可以说,冬不拉弹唱作为哈萨克族人民最为喜爱的乐器,并且长久以来的表演,表现力丰富,携带方便,因此长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