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解释 赶场,又叫赶集。汉族民间风俗,流行全国各地。福建,广东,浙江沿海人多半叫"赶虚(赶圩,虚天)”;南方很多省份叫“赶场”,北方叫“赶集”,云南叫“赶街”,岭南一带叫“赶务”。各地叫法不同。 2、引证解释 ①犹赶集。 李劼人《大波》第三部第三章:“但凡赶场日子,再不济事的乡镇,红锅饭铺,都要开张。” 洪深《女人女人》第三幕:“今早赶场的时候,我随便在药摊子上一问,就买到啦。” ②演员下戏后,同一天内赶到他处另演一场。 相声《文昭关》:“他一个地方挣一块二,他不够吃的呀。怎么办呢,他赶场。这儿唱一出,赶到另外一个地方,再唱一出。” 3、习俗 全国各地区乡镇之间普遍实行定期的集市贸易,或5天一场,或7天一场,或10天一场为市期。也有3天一场,2天一场.贵州凯里赶场按十二生肖计算,猪啊牛啊什么的要看老黄历才知道。还有一月一次和一年一次的庙会.有分早上赶场的,和下午赶场的,发达地区多赶夜市~~走遍大江南北真是无奇不有,也有分阳历和农历赶场的。 每到市期那一天,市集上百货皆聚,应有尽有,人们三五成群地从附近村庄赶来,有的出卖自己多余的物产品,有的买进自家所需的东西,也有的趁便约亲友办些事,也有人只是去看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