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脔 是什么意思

禁脔 是什么意思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5-19 15:20:21

禁脔 是什么意思

禁脔的意思:

1.比喻独自占有,不容别人分享的东西

2.王珣曰:卿莫近禁脔。--《晋书.谢混传》 一般指皇帝吃的东西。 禁脔 (jìn luán) 禁是“禁止”。 脔是“肉”的意思。 禁止染指的肉,可以说是最美的肉,是皇家专享的。比喻某种珍美的、仅独自享有,不容别人染指的东西。典故源自晋元帝时,《世说新语·排调》上的记载。 由来: 晋元帝,初为安东将军,镇建康,立为帝,史称东晋。 东晋建立初期,经济落后,物质贫乏。所食之物,量少质粗,达官贵人也难吃到肉,视猪肉为珍品。每得到一头猪,他们便割下猪项上的一块肉,送给晋元帝。 他们认为,猪项上的肉肥美异常,是珍膳中的极品,只有晋元帝才配品尝,群臣百官都不敢私自享用,被时人称为“禁脔”。 后世便以此比喻他人不得染指之物,或直接比喻珍美的馔肴。东晋孝武帝替自己的女儿求婿谢混。孝武帝死后,袁山松想让谢混作自己女婿,人戏说:“卿莫近禁脔。”宋代苏轼道:“尝项上之一脔,如嚼霜前之两螯。” 出处 编辑 据《晋书▪谢安传》附《谢混传》记载: 元帝始镇建业,公私窘罄,每得一豘,以为珍馐。项上一脔尤美,辄以荐帝,群下未敢先尝,于时呼为“禁脔”。 元帝就是司马叡,在西晋时为琅琊王,西晋亡国后逃到江南,在众人辅佐下在建业,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建立了东晋王朝。“元”,是《谥号解》中说,就是“始建国都”的意思,也就是因为他“始镇建业”。“公私窘罄”是说这些人生活窘迫。“每得一豘”,“豘”与“豚”相同,亦即“小猪”。古人以羊肉为上等,但因为现在经济窘迫所以认为猪肉最好。“脔”是小块儿的肉,这些人认为猪脖子上的肉最珍贵,是给皇上吃的,大家都不敢尝。禁,就是“宫廷的”、“皇帝的”,我们21世纪所说“紫禁城”、“禁卫军”、“宫禁”,都是这个意思。 以上可见,“禁脔”是指“豘”的“项上一脔”,意思是皇帝吃的东西。 示例 唐 杜甫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前后百卷文,枕籍皆禁脔。” 清 赵翼 《李郎曲》:“生平不吃懒残残,偏是人间禁脔难。” 宋庆龄 《为新中国而奋斗》:“现在厂里有数千名工人,许多最复杂的工作都由中国技师和工程师担任,过去这些工作是被日本人看作禁脔的。”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