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究竟有多厉害

锦衣卫究竟有多厉害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10-02 11:44:44

锦衣卫究竟有多厉害

锦衣卫并不厉害,是儒家文人对他们的抹黑。

在明朝以前,哪怕是在宦官势力强大的东汉和唐朝,宦官的活动范围也局限在皇宫里。东汉末年发生过“十常侍乱政”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也被写进了《三国演义》。当时有十个位高权重的宦官,被称为“十常侍”。十常侍想要杀掉大将军何进,他们在皇宫外根本没有势力,就只好假传太后的旨意,把何进骗进宫来才动手。但是到了明朝,宦官的活动范围并不局限在宫里,他们还担负起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方面的职能。比如率领船队下西洋的郑和,就是一位宦官。他在下西洋这件事中的角色,既是军队的统帅,又是国家的外交官。有意思的是,在明朝刚刚建国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特别警惕,曾经下令,禁止宦官读书识字,还在皇宫门口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违令者斩。这里的“内臣”说的就是宦官。那问题就来了,朱元璋对宦官这么提防,为什么宦官后来承担起了那么多角色呢?这就要从朱元璋的儿子,明成祖朱棣说起了。

我们知道,朱棣是通过造反上位的。他本来是驻守北部边疆的燕王,后来发动兵变,率军南下,夺取了皇位。朱棣的王府里有好几位能干的宦官,在战争期间从事情报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郑和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朱棣能够夺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在朝廷里有内应。朝廷上的官员受到儒家忠君观念的影响,不大可能做内应,宦官们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看到朱棣在战场上节节胜利,就私下和朱棣联系,暗中传递朝廷的最新动向。朱棣即位以后,为了投桃报李,开始重用宦官。当然,朱棣作为一代帝王,不可能仅仅出于感激,就打破朱元璋定下的规矩。他的这种做法,背后还有更深的政治目的,那就是用宦官去防范和压制文武百官。

你想,朱棣通过造反登上皇位,朝廷上当然有人不服,所以朱棣登基以后,就对反对派大臣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可是杀归杀,幸存下来的大臣们,他们心里会不会有怨言呢?这一点朱棣心里可没谱,毕竟皇帝都是以猜疑为天职的。于是,朱棣为了提防大臣,就开始重用宦官。那他具体是怎么做的呢?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太监去做监军。

当时朱棣刚刚即位,全国人心不稳,他就派出几员大将,去接管边境地区的军权。他对这些大将不太放心,就又派出几名心腹宦官,跟过去监视他们,这就是宦官监军的开端。后来,朱棣从京城的军队里挑选出14万精兵,组成了一支精锐部队,叫作“十二团营”。统领十二团营的,居然是宫里的宦官。于是,宦官监军渐渐变成了正式的制度,宦官系统的最高权力机构司礼监,也渐渐取代了原来的兵部,成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到了明朝第九位皇帝也就是明孝宗朱佑樘在位期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兵部的最高长官,兵部尚书马文升,客客气气地去拜访司礼监的最高长官,也就是掌印太监李荣,想和他商量一起去检阅部队的事。结果李荣那天大概是心情不好,拒绝见他,马文升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你看,这件事说明,司礼监压过兵部一头,成了最高军事决策机关。

除了让宦官监军,明成祖朱棣还有一项制度创举,那就是设置了东厂。东厂是一个特务机构,由宦官进行管理,专门负责监视文武百官,以及一般百姓。请注意,东厂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监视锦衣卫。

锦衣卫也是大家的老熟人了,它也是一个特务机关,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朱棣觉得锦衣卫在皇宫外面办公,他们平时都在忙些什么,是不是对自己绝对忠诚,都不好判断,于是他又设立了东厂,派宦官去做东厂的首领。这是因为他觉得,宦官是自己身边的人,用起来最放心。东厂位于今天北京的东安门附近,大堂的入口处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四个字:“朝廷心腹”,大堂上还供奉着南宋名将岳飞。这些都特别能反映东厂的本质:充当皇帝的心腹,对皇帝个人效忠。东厂的管辖范围很广,大到军事将领们的不轨企图,小到老百姓对于朝廷的私下议论,他们统统要管。

明朝末年的魏忠贤就是东厂的首领,在他的领导下,东厂的权力登峰造极。魏忠贤利用东厂,不断对士大夫进行政治迫害,还加强了对民间的监管。当时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天晚上有四个人在房间里喝酒,一个人喝醉了,就开始大骂魏忠贤,其他三个还比较清醒,静静地看着他骂,不敢出声。那人还没骂完,东厂的人就破门而入,把他们四个带去见魏忠贤。大骂魏忠贤的那个被当场处死,其他三个人却拿到了赏赐,但他们早已被吓得魂不附体。

你看,明朝皇帝利用宦官控制住了军队,也控制住了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对皇帝来说,宦官是最忠诚的奴仆,所以明朝皇帝又逐渐派宦官去干别的活,比如在经济活动中担任职业经理人。你可能会觉得奇怪,宦官和职业经理人,这两种身份看上去完全不搭界啊,但明代宦官真的干过这活,比如替皇帝打理皇庄。皇庄就是皇室成员的私家庄园,这里说的皇室成员可不止是皇帝,还有皇子和各地的藩王。皇庄由宦官负责打理,比如嘉靖皇帝在湖北安陆府就拥有规模巨大的皇庄,这片皇庄包含了36个村子,还有两个大湖,总面积达到了一万多顷。安陆皇庄的管理者就是宦官。

除了打理皇庄,宦官还经常替皇帝打理别的财源。我们经常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工商业当然比农业要挣钱,这一点明朝的皇帝其实很清楚。在当时,挣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开矿,尤其是金矿、银矿,那开采出来就是钱啊。明朝的皇帝们不仅喜欢开矿,还主要派宦官去负责开矿,这些宦官被称为“矿监”。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派宦官去开矿,所得的收入大部分属于皇帝个人,不会被政府拿走。比如万历年间有一个名叫陈增的宦官,长期在山东地区采矿。他在当地受到官员和民众的抵制,因为他如果判断老百姓的房子和土地下面藏着矿产,就会对老百姓说:你家里有矿啊,然后强迫老百姓搬走。于是,山东的官员经常向皇帝上奏折告他的状,但是万历皇帝从来只当没看到,因为陈增是在替他赚钱。

除了开矿,宦官们还致力于发展制造业和国际贸易,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长江下游的苏州和松江一带的纺织业。明朝在这些地区建立了不少纺织工场,并且雇佣了一万多名工人来做工。负责管理这些工人的也是宦官。宦官为了讨皇上开心,也为了给自己捞油水,当然是变着法子提高产量,拓展销路。苏州、松江一带的纺织品不仅行销国内,也成为大宗出口产品,为国家创汇。前几年有一部电视剧口碑很好,叫作《大明王朝1566》,里面有一个叫杨金水的宦官,就是江南纺织业的职业经理人。为了创收,他还亲自出面,和外国商人谈判,争取外贸订单。杨金水这个人物虽然是虚构的,但类似他这样的人,在明代历史上确确实实地存在着。

前面我已经为你讲了,明代宦官在军事上担任监军,在政治上担任特务,在经济上担任职业经理人,成为除了文官和武将之外的第三个治理集团。这个集团和儒家士大夫之间经常发生冲突,所以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见东厂的公公在迫害朝廷的忠良。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