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诸葛亮

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诸葛亮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6-23 23:48:37

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诸葛亮

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诸葛亮?

诸葛亮历来都是当英雄人物来讴歌的。不过,要客观全面评价诸葛亮,似乎有点难。在我看来,诸葛亮是位累死的英雄,为什么说诸葛亮是位累死的英雄?这位英雄是怎样累死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一、所有的事情都想做。

二、所有的事情都想做好。

三、所有的事情都使他痛苦。

现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所有的事情都想做。

我们知道,刘备去世后,孔明既是丞相,还是相父、益州牧、司隶校尉。

作为丞相,他总理府中之事。

作为相父,他要总理宫中之事。

作为益州牧,他要总理地方大小事务。

作为司隶校尉,他要总理刑狱,司法事务。

这些都是他职务之内的事,他都亲力亲为,宫中府中,“咸决于亮”。

另外,军政事务既集大权于一身,也是“咸决于亮”。

他是三军统帅,军队中大事更是事必躬亲,他统帅大军北伐,指挥作战。

他是三军总长,不但要制定全军的作战计划,他甚至连师团级的作战地图,兵力部署都要审阅。

第一次北伐,马谡据守街亭,他派上将军王平协助,如此还不放心,要他们及时报送兵力部署地图。

他还是总政治部主任,过问,处理,审干,提干事务。还要做军队的政治思想工作。

他更是总后勤部长,为部队后勤运输,物资给养操心。

甚至还是总装备部长,负责设计、制造运输机械。如木牛、流马,解决后勤运输困难。他还设计了连弩,只是时间仓促,还未来得及制造。他还为部队解决粮食供给困难实行戍田。他还负责农场的生产,管理工作。这些都是职务外之事,由于不放心,也是“咸决于亮”。

这样超负荷的亲力亲为,其结果也是诸葛亮“自此,孔明自觉神思不宁,诸将因此未敢进兵。”

现在,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所有的事都想干好。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应该干的主要工作上,干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诸葛亮在日常工作中正因为“咸决于亮”,什么事情都想干,就是不知自己应该干什么?所有的事都想干好,结果所有的事情不免都出现纰漏,下面列举三件事作说明。

其一,他觉得阿斗太年轻,对其不放心,出师北伐时,上表表忠心。与其说是表忠心,还不如说是对刘禅不放心。借机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如此还不放心,还派董允留在其身边进行监督。由董允监管,他自己对刘禅放心了,但又引出了其它的担忧。安排董允监管刘禅,别人说闲话,认为是用亲信。对此又在宫中安排个郭攸之,向刘禅推荐时,还把郭攸之放在董允前面,以此告诉各级官员,他诸葛亮办事出于公心。结果反而弄巧成拙,明眼人一眼便知道了。郭攸之放在那里是充数的,廖立还对此大做文章,说郭攸之没有什么才能,是个俗人,不堪大任,由此给自己找出更大的麻烦。为了摆平这些事,他又找了一个理由把廖立贬为平民(《三国志·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其二,刘备在托孤时,让所有人回避,单独和孔明谈话,叮嘱孔明要慎重使用马谡,说这个人纸上谈兵,不可大用。后来不但不听刘备的告诫,反而与马谡走得更近。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刘备是错误的。在第一次北伐时,他不顾众人的反对,让马谡去镇守战略要地街亭,放着合适人选吴懿、魏延等老将不用。诸葛亮本想让马谡扼守战略要地,让其立功,以证明自己知人善任,在识人上胜刘备一筹。殊不知 马谡不但没有守住街亭,而且由于街亭的丢失,马谡的大部队行动不利,诸葛亮不得不草率收兵。第一次北伐失败了!后来为了平息众怒,也为了找人顶罪,他不得不处决了马谡。处死马谡,已有人对战争失利顶罪,诸葛亮以为逢凶化吉了,可是还有人不依不饶。处决马谡时,“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这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自然是哀伤,为马谡哀悼。但这其中肯定还有其它的成分,诸葛亮的亲信蒋琬对此也不理解,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而文公喜可知也。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谋之臣,岂不可惜乎?今马谡虽然有过,还望丞相免其一死,让他以后将功折罪吧。请丞相三思(《三国志·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裴松之注)。”蒋琬是诸葛亮的亲信,所以说话极注意分寸,由此可知杀马谡连亲信蒋琬都有看法。在蜀汉内部,还有不是亲信的官僚,这部分人肯定还有其它的看法。连史学家凿齿都有看法,认为诸葛亮接受了刘备的劝诫,却不遵从刘备的劝诫,有违明主之劝诫,很难说诸葛亮是一个智者。(《三国志·马谡传》裴松之注)

其三,诸葛亮一向是照顾,偏向赵云的,可是有些做法却使赵云不自在,受不了。如在第一次北伐出兵时,诸葛亮以赵云“将军年纪已高,倘稍有参差,动摇一世英名,减却蜀中锐气”为由,没有安排赵云随军出征。本是从爱护出发,赵云不但不领情,反而斗气地说:“吾自随先帝以来,临阵不退,遇敌则先,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吾何恨焉?愿为前部先锋。”而且态度坚决,“如不教我为先锋,就撞死于阶下。”

这第一次北伐,由于马谡失街亭,导致全军被动,造成很大损失。赵云率领的那部分,只因赵云与邓芝相互配合,顺利撤军,相对没有多大损失。对此,孔明大喜,亲引诸将出迎,搞得赵云十分不自在,慌忙下马伏地,并说:“败军之将,何劳丞相远接!”孔明对此是急扶起,执手而言,显得尤为亲切感动。当听了邓芝的介绍后,由衷感动,赞扬赵云“真将军也!”遂取金五十斤以赠赵云,又取绢一万匹赏云部属。对此,赵云反而不以为然,予以推辞:“三军无尺寸之功,某等俱各有罪者,反受赏,乃丞相赏赐不明也(《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在诸葛亮看来,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对赵云的关心,爱护,赞赏,以此激励全军。这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在诸葛亮看来是尤为必要的,因为三军在失利面前需要提高斗志,需要激励。诸葛亮本想借赵云之事鼓舞三军士气,告诫三军将士当以赵云为榜样杀敌报国,对于有功者我是不惜重金奖赏的。哪知赵云不但不配合,反而予以责问:“乃丞相赏罚不明也!”将一件好事,因为没有把握尺度,反而闹得自己很被动。

以上三件事情,诸葛亮本是秉承自己一向对所有的事是深思熟虑的原则,不想就是这样深思熟虑,才导致这个智者在万无一失时偏有一失。最后却因这万无一失中的一失而导致更大的麻烦与失误。总是想把所有的事情办好而偏偏出现纰漏,造就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诸葛亮一是自以为是,二是权力大。因自己自以为是而不遵守游戏规则。因为自以为是,对所有的人不放心。用诸葛亮自己的话说就是“唯恐他人不似我心”。因权力大,使所有的人因怕犯错误而明哲保身。“入其朝而不闻正言”,最后是使自己也失去了本心。“自此孔明自觉神思不宁,诸将因此未敢进兵!”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对所有人不放心,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不放心。

最后回答第三个问题,所有的事都让他头痛。

诸葛亮权力集中,事情想得多,管得多,做得多,令他头痛的事也多!

这方方面面的大小事情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方面:后方不稳,使诸葛亮筋疲力尽;前方不顺,使诸葛亮身心交瘁。

先说后方不稳,使诸葛亮筋疲力尽。对于这一点,我们从三个方面回答。

其一、宫中人心不稳。尽管诸葛亮早有提防,安排了董允在刘禅身边看管刘禅及其身边的宦官。但终因刘禅一天天长大,对董允的管制有了想法,又因为宦官黄皓善于奉迎谄媚,奸佞狡猾,刘禅对此也很受用,对其也是宠爱。尽管因董允“常上正色匡主下则数责于皓。”已经不是诸葛亮想控制下的铁板一块的局面了,皇宫是暴风雨的前夜。在诸葛亮去世后,董允于延熙九年去世后,皇宫就开始夺权了。黄皓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与代董允而起的陈祗勾搭成奸了!从此,朝廷大权就把持在这两个人手里。

其二、地方治安不稳。刘备去世前后孔明刚开始掌政蜀汉,就接二连三的出现了叛乱。经全体官员的努力,诸葛亮利用一年的时间平定了南方孟获的叛乱,出现了一段相对较稳定的社会治安局面。但随着北伐战争的没完没了,国内矛盾不断尖锐,复杂。建兴十一年,南方少数民族首领刘胄叛乱,在此前后,少数民族的小股叛乱也时有发生。这些暴乱虽然很快就平息了,但在一定的程度上动摇了蜀汉人民对蜀汉政权的忠诚,动摇了蜀汉政权的统治基础,对诸葛亮的北伐中原构成威胁。

其三、官员情绪不稳。公开的事件,除了李严、廖立、来敏等人表现了对诸葛亮不满,被诸葛亮找借口以不同的方式处置,有了平息外,隐藏的危机不少。如张裔事件。 张裔本是刘璋的老部下,刘备统治益州也得以重用,后因益州郡地方首领雍闓杀害了该郡太守,朝廷决定派张裔出任益州郡太守。到任时,又被当地首领雍闓抓起来流放到了东吴。后来蜀国利用邓芝出使东吴时,亲自向孙权当面请求,使在东吴隐姓埋名流浪了几年的张裔得以回国。回国后,诸葛亮予以重任,张裔对诸葛亮也很感激,说了很多肉麻的话。后来因与老友杨洪关系没有处理好,对杨洪有意见。后来与司盐校尉岑述的关系也闹僵了,到了相互仇恨的程度。诸葛亮此时还在北伐前线,不得已只好给张裔写信,做安抚工作(《三国志.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以上三件事,只是诸葛亮在北伐前线胶着的战事中,又担心后院起火,祸起萧墙,而无法一心一意北伐。可是当明白诸葛亮北伐前线情况更糟时,你就会明白诸葛亮的处境是多么艰难。

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前方不顺,使诸葛亮身心交瘁。也从三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其一,将相失和,使战事不顺。

说到将相失和,大家自然自然会想起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这两人是确认的一、二把手,元老级的重要人物。二把手和一把手抬杠,可见事情的严重性。事情的起因,主要还是在诸葛亮。诸葛亮初次见面就看出来魏延脑后有三根反骨,日后必反,所以主张立即处死魏延。当时是刘备在场,也许当时是缺人手之际,保了下来。后来魏延一路飙升,刘备让他做了汉中太守,地位的重要性可以和荆州的关羽相比。荆州、汉中这两个地方都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的北伐中原的门户,关羽守荆州还出了大事,丢了荆州不说,还让做了皇帝的刘备有了夷陵的惨败,以致差点丢了性命。而魏延守汉中,一直到魏延被诸葛亮调离汉中为止,魏国都无法动摇汉中,可见魏延的才干。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掌权后,不断给魏延加官晋级。建兴八年,因魏延与郭淮在阳溪作战,大破郭淮等军。因功被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进封南郑侯。这表面看来,诸葛亮还是在意魏延,但在实际使用却处处节制魏延。据《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几次随诸葛亮出征,总请求率兵一万人,从另一条路出征,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师,诸葛亮一直没有采纳,由此两人的矛盾公开化。为了镇住魏延,后来诸葛亮找了一个借口将魏延身边的将领陈式斩首。诸葛亮此举是杀鸡给猴看,魏延心里清楚。此事《三国志·诸葛亮传》有交代。

军队的一、二把手这样抬杠,可见诸葛亮前线战事多么艰难。

其二,后勤纠结,使粮草供应不上。诸葛亮五出祁山,北伐中原,有两次是因军中无粮而不得不撤军。其后勤纠结一是客观原因造成的,道路崎岖,跋涉艰难,再加上恶劣的天气,还有运力的不足,这些都是主观上一时难以改变的困难。第二个是主观上的原因造成的,众所周知的是李严的不配合,由此构成了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最大威胁。对此,诸葛亮为了解决这种艰难,想了两条对策。一是设计制造了运输工具木牛、流马,二是戍田。尽管此举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终因蜀国国力有限,终因耗不起这场旷日持久的没有结局的战争。

其三,战事胶着,使蜀汉人民看不到希望。

诸葛亮从建兴元年开始辅佐后主刘禅到建兴十一年病死在北伐中原的前线指挥所。十一年的时间,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争中度过。建兴元年,由于刘备东伐孙吴,遭夷陵之败,几乎耗尽了国家积蓄。当时对于南方叛乱,连镇压的能力都没有。只好关闭口岸,杜绝往来,以此来被动抵抗。建兴二年,为了平叛南方暴乱积蓄力量,诸葛亮致力生产,建兴三年率兵平乱南方,然后又休整了三年的时间。从建兴六年开始,持续北伐,六出祁山,一次一次的失败,一次一次的出征。战争是一件烧钱的事,蜀汉小国,仅北伐中原就打了六年。由此不难猜想蜀汉人民由于战争带来的痛苦到了什么程度。

再从魏国的角度上说,魏国司马懿看清了蜀国的战略意图,远离后方作战,战争给养肯定无法解决。因此他利用诸葛亮急于开战,速战速决的心里,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不给诸葛亮发动战争的机会,任凭诸葛亮怎么用计,司马懿是稳坐钓鱼台。诸葛亮也终于于建兴十一年,累死在北伐前线指挥所。诸葛亮的北伐之梦也因此悲哀地画上了句号,一场看不到希望的战争终于因主帅的离去看到了希望——终于失败结束了。

不过,令人不理解的是诸葛亮这样一位战争狂人,为什么会在历史上留下千古忠臣的美名,他的北伐无论是从战争的性质和结局都不值得恭维。

综上所述,说诸葛亮是英雄,我看只能算一个累死的英雄,但作为统帅,诸葛亮却是一个不合格的统帅!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