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安王
晋安王,中国古代郡王爵。封此爵者主要集中在南朝,可考者6人。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晋安王
刘宋 刘子勋
南梁 萧纲、萧方智
南齐
萧子懋、萧宝义
陈朝
陈伯恭
刘子勋
刘子勋(456年-466年9月19日),字孝德,宋孝武帝刘骏第三子,母为陈淑媛,自幼有眼疾不受孝武帝宠爱。大明四年(460年),刘子勋年五岁,封晋安王,食邑二千户,都督南兖州、徐州之东海诸军事、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大明七年(463年),改督江州、南豫州之晋熙、新蔡、郢州之西阳三郡诸军事、前将军、江州刺史。大明八年(464年),迁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随二郡诸军事、镇军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正好,孝武帝死,刘子勋还未到任,便以镇军将军还为江州刺史。景和元年(465年),加使持节。前抚军咨议参军何迈是宋文帝刘义隆的驸马,妻子新蔡公主刘英媚被皇帝刘子业纳于后宫,密谋在刘子业出行时发动政变,迎立刘子勋为皇帝。事情败露,何迈被杀。刘子业欲杀刘子勋,遣朱景云送药赐子勋死。朱景云至盆口,停止不前,遣信使报江州长史邓琬。邓琬等奉刘子勋起兵,要废黜刘子业。十一月,湘东王刘彧与皇帝的左右亲信寿寂之合谋,将刘子业弑杀,并继任皇帝,进刘子勋号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邓琬等并不理睬,正月初七(466年2月7日)在寻阳城奉刘子勋为帝,年号义嘉,并得到全国州镇的支持,出兵讨伐建康的刘彧政权,史称“义嘉之难”。当年秋季,刘子勋的十多万大军被刘彧数万的军队打败投降;八月己卯(466年9月19日),刘子勋被刘彧大将沈攸之捕斩,年仅十一岁,即葬寻阳庐山。
萧子懋
萧子懋(472年-494年),字云昌,南齐武帝萧赜第七子,母为阮淑媛。
齐高帝建元元年(479年),封江陵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建元四年六月丙申(482年7月14日),进封晋安王,食邑二千户。
齐武帝永明三年正月甲申(485年2月16日),出任持节、都督南豫、豫、司三州、南中郎将、南豫州刺史。永明四年,进号征虏将军。永明五年正月戊子(487年2月10日),改任监南兖、兖、青、徐、冀五州军事、后将军、南兖州刺史,持节如故。永明六年十一月庚申(489年1月2日),改任监湘州、平南将军、湘州刺史。永明八年,进号镇南将军。永明十一年二月癸卯(493年3月25日),改任持节、都督雍、梁、南秦、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军事、征北将军、雍州刺史。
隆昌元年正月丁未(494年1月23日),改任江州刺史。萧鸾掌握朝政后,大肆诛杀高、武子孙。延兴元年九月,萧子懋在江州被逼起兵,于是萧鸾派中护军王玄邈前往讨伐萧子懋。徐玄庆率四百人随于琳之进入州城,将萧子懋杀死,时年二十三岁。
萧宝义
巴陵隐王萧宝义(?—509年8月18日),字智勇,南齐明帝萧鸾长子也。本名萧明基。建武元年,为持节、都督扬南徐州军事、前将军、扬州刺史。封晋安郡王,三千户。宝义少有废疾,不堪出人间,故止加除授,仍以始安王萧遥光代之。转宝义为右将军,领兵置佐,镇石头。二年,出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州军事、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
东昏即位,进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给仗。永元元年,给班剑二十人。始安王遥光诛,为都督扬南徐二州军事、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持节如故。东府被兵火,屋宇烧残,帝方营宫殿,不暇修葺。宝义镇西州。三年,进位司徒。和帝西台建,以为侍中、司空,使持节、都督、刺史如故。梁王定京邑,宣德太后令以宝义为太尉,领司徒。诏云:“不言之化,形于自远。”时人皆云此实录也。梁受禅,封谢沐县公,寻封巴陵郡王,奉齐后。天监中薨。
萧纲
梁简文帝萧纲(503年―551年),字世缵,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母贵嫔丁令光,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文学家。
三岁时封晋安王,后来由于长兄萧统早死,萧纲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萧纲因其创作风格,形成“宫体”诗的流派。
萧方智
梁敬帝萧方智(543年―558年),字慧相,小字法真,梁元帝萧绎第九子,母夏贤妃,南朝梁皇帝。
初封兴梁侯,后改封晋安王,出任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梁元帝遇害。王僧辩、陈霸先商定,以萧方智为梁王、太宰,承制行事。承圣四年(555年),王僧辩被迫拥立萧渊明为帝,以萧方智为太子,改元天成。同年九月,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废黜萧渊明,拥立萧方智为帝,改元绍泰,是为梁敬帝。太平二年(557年),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南朝梁灭亡。
陈霸先封萧方智为江阴王。永定二年(558年),陈霸先派人将萧方智杀害,时年十六岁,谥号敬皇帝。
陈伯恭
陈伯恭,字肃之,陈世祖陈蒨的第六个儿子。天嘉六年,被立为晋安王。不久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置佐史。其时,伯恭十余岁,便留心政事,宫曹治理。太建元年,入为安前将军、中护军,改中领军。不久为中卫将军、扬州刺史,因公事免职。太建四年,起用为安左将军,不久为镇右将军、特进,给扶。太建六年,出为安南将军、南豫州刺史。九年,入为安前将军、祠部尚书。十一年,进号军师将军、尚书右仆射。十二年,改仆射。十三年,改左仆射。十四年,出为安南将军、湘州刺史,未拜任。至德元年,为侍中、中卫将军、光禄大夫,母丧,离职。祯明元年,起用为中卫将军、右光禄大夫,置佐史、扶均照旧。
祯明三年入关。隋朝大业初年,为成州刺史、太常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