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 先帝遗孀符太后的结局是什么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 先帝遗孀符太后的结局是什么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6-28 18:35:17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 先帝遗孀符太后的结局是什么

现代人骄奢淫逸,总是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腹,自己想霸占天下美色而不得,就认为古代的帝王人人都欺负孤儿寡母,都会霸占先帝遗孀!其实宋太祖赵匡胤对符皇后礼遇有加,从没有非分之想,符皇后是寿终正寝的清白之妇,赵匡胤也没有霸占她的一点想法与做法!后来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把后周政权给夺取了,建立宋朝。

此时赵匡胤34岁,而符太后29岁,还是赵匡胤大点,为了建立自己的统治地位,北宋建立后,符太后的父亲符彦卿依旧掌握着部分兵权,赵匡胤对其较仁慈,另外符氏的地位也未动摇。赵匡胤就这样轻而易举的夺走了政权,没有大动干戈,也没有人员伤亡。并将小皇帝封为郑王,赏赐丹书铁券,可以免去一死。

此时小皇帝的亲生母亲宣懿符皇后已经去世四年,世宗皇帝在宣懿符皇后去世后又将其妹妹封为宣慈皇后,世宗去世后宣慈皇后成了符太后。根据记载,符太后两姐妹都是貌美如花,那此时的赵匡胤怎样安置她的呢?无论怎样,赵匡胤在兵变之初,曾经想过杀掉甚至杀尽后周皇室,以确保自己皇位的稳固。

但是他也明白的意识到,所有自己的亲信,都曾经是周世宗柴荣重用、信任的将领,对周世宗都怀有刻骨铭心的感恩之心,如果进行屠杀,明显会危及自己的地位。于是赵匡胤命人追还一个男孩,交给潘美,让潘美收为养子,为世宗留下另一支血脉。一开始我很怀疑这种回答的真实性,以为第二种更贴近真实。

因为表意更加含蓄,对赵匡胤的进谏也更加委婉,只是于理未安,按理当然是不能杀的,而理是什么,就是赵匡胤曾经是后周的臣子,至少是周世宗提拔、信任的臣子。不过仔细想想,或许第一种才是真实。潘美此人出名极早,在高平一战之中就立下功勋,之后虽然名位不如赵匡胤,却是赵匡胤不可忽视的重要助手,和赵关系不错。

而此时还是赵匡胤进入都城的时刻,说话当还有几分兄弟语气,且大家都感念周世宗的恩情,因此直言不讳。赵匡胤当然会越来越反感兄弟们的这种语气,于是之后就有了“杯酒释兵权”,确立君臣之分了。后周显德元年,北汉、契丹联军与后周在泽州高平城一带进行了一场关键性战役,史称“高平之战”,此战以后周大获全胜告终。

赵匡胤在此战中功勋卓著,被提拔为殿前军都虞侯,同时给了他整军的权利。如此大权给了他提拔自己人的机会。把大量反对自己的人员裁掉或降职,把自己的心腹安插到各军营中,这样的班子不支持他支持谁。四子柴宗训就是7岁登基的周恭帝。柴宗训被逼禅位后,被赵匡胤封为郑王,迁徙到房州居住。

柴宗训可以说是对赵宋江山最有威胁的人,但是因为柴宗训年龄小也做不了什么,而等到他长大20岁就死了,对于柴宗训的英年早逝没什么明确说法。柴宗训留下的五个年幼儿子柴永崎、柴永廉、柴永惠、柴永孝、柴永盛都是由赵匡胤的人抚养长大,自然也不会想着夺回江山的事,彻底成为了闲散的贵族,享受荣华富贵。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