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之死典故

子路之死典故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9-17 23:23:26

子路之死典故

结缨——子路之死。

结缨:比喻从容就义。

出处: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典故“结缨”的主人公,即“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子路。

子路,鲁国人,名仲由,字子路,比孔子小九岁。子路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孔子经常批评他,子路闻过则喜,对老师忠心耿耿,是孔子最亲近的弟子。孔子晚年时,子路在卫国辅佐卫国大夫孔文子,孔文子去世后,又继续辅佐他的儿子孔悝。子路63岁这年卫国发生宫廷政变。当孔悝作乱的时候,子路在外未归,闻讯急忙驾车返回。子路正要进入国都,迎面碰上大夫子羔。他对子路说:“城门已经关闭了,不要空受其祸。”子路果断地回答:“吃他的俸禄,不能逃避灾祸。”子路进城到了孔氏大门,公孙敢在守门,但也没能阻止子路。子路冲进内庭,要求蕢聩交出并杀掉孔悝。蕢聩哪里肯!子路欲放火烧台,蕢聩害怕了,让石乞等与子路搏斗,最终用戈击中了子路,并把子路的帽带(缨)击断了。子路身受重伤,见此,从容地说:“君子死而冠不免。”强忍剧痛,把帽带结好,整理好衣服,端端正正站着,被敌人乱刀砍死。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