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村并镇”是今后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徙,造成很多村庄成了“空心村”,在村的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谋生,很多都在城市定居,这既不利于农村的产业发展,同时“空巢”老人们的养老问题也日渐凸显。
通过“合村并镇”,把这些“空心村”向产业发展较好、基础设施完善的城镇搬迁,既可以让老人们享受更加便捷、完善的社会服务,更可以将搬迁后的土地由政府集中规划,提升土地利用价值,建立起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下面关于“合村并镇”,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1.要做好前期规划
要坚持“一盘棋”思想,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综合考虑村庄总体现状,并提前摸清村户人房地和群众意愿等底数,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一方面要确定搬迁村和保留村,将那些地理位置偏远、村庄规模小、空心化程度高、产业发展落后和人居环境差的村庄搬迁到公共服务设施完备、产业基础好、有发展前景的大村大镇;另一方面要根据搬迁村实际和村民意愿提前规划安置地点,确定安置区规模,安置地点可以选择在城区、中心集镇或产业比较发达的保留村,统筹做好合村并镇的总体战略布局,为下一步具体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确保搬迁户的长远发展
坚持以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原则,同步推进集中安置区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安置在城区和中心集镇的以提供务工就业岗位为主,可根据岗位需求量打造扶贫车间或其他加工、制造类产业,优先聘用搬迁户就业,在解决搬迁户就业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安置地经济发展;安置在保留村的以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和村内务工为主,可以打造种养殖园区和农产品初加工产业,推动安置区产业发展及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对老年人要加强安置地的医疗卫生和文体娱乐等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尤其是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应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幸福互助院,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3.要做好搬迁后土地集中利用
因为搬迁村空心率高,加之产业发展薄弱,对村内耕地的利用是很有限的。村庄搬迁后,原来的建设用地要全部拆除复垦,再加上原有的耕地,会出现很多大规模连片的耕地,而这些耕地的承包经营权不会因搬迁而改变,仍然属于本村的村民。因此,可以通过成立农业种植合作社或引进龙头企业,实施集中化、规模化、科学化种植,既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也让搬迁户通过土地入股合作社分股金或流转给龙头企业挣租金增加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