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诗的说理方式
1.写景状物来揭示哲理
即用具体的景物来阐明抽象的道理。如《乐府诗·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就是用植物的春盛秋衰来比喻人生苦短,用百川归海比喻人生不能逆转,从而得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结论。朱熹《观书有感》,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否则,就会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其实,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如不锐意进取,不断自新,终将一事无成。
2.借助咏史来揭示哲理
即借咏史来发表议论,阐明道理。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总结历史教训后,对统治者提出警示,使之以史为鉴,引发治国思考。
3.直接说理
这种情况不多见,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开篇就直接发表议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将幽深之理通过景物事件直接表达,如此举重若轻之举,可见他对人生感悟何其深刻。
二、古典哲理诗的特点
1.构思精巧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开启思路,“远近高低各不同”承接铺开,“不识庐山真面目”提出问题,“只缘身在此山中”,回答上句所问。前两句实写游山所见:沟壑纵横,峰峦起伏,游人的位置不同,所见之景也各不相同。后两句,一问一答,缘何不能辨认庐山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所限,所见皆是一峰一岭一丘一壑。这首诗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否则,只见局部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四句话,有起有承,有转有合,构思巧妙。有了前两句细致的景物描写做铺垫,后面的说理就显得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谋篇非常精巧。
2.语言凝练
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景,首句扣题,二句运用传说虚写塔高,三四句实写登山感受,承前两句写景而发议论,深富哲理:人不能为眼前浮云遮蔽,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然该诗语言准确而凝练,首句几近白描,二句用典,意蕴丰富,三四句先果后因,用意精深。三句中的“浮云”双关,一则指登飞来峰所见之浮云,二则联系作者的社会背景,应有“奸邪佞臣”意,《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不畏”二字足见诗人的勇气和智慧。
3.理附意象
诗歌中,哲理的揭示只有扎根于形象,与景物完美融合,才能感人,才能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