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鸭由于经过粗盐和卤水的腌制,肉质较硬也偏咸。如果拿回家随便煮煮就吃,味道当然不好。正确的吃法是首先将板鸭浸泡在清水中几个小时,将全身的盐分和杂质泡去大半。保持肉质恢复细嫩。之后将鸭子放入有香料的水中煮熟,这样的吃法才能尝到板鸭的真正好滋味。 板鸭风味独特,人们喜吃板鸭赋予了板鸭旺曱盛的生命力。年复一年,一日三餐,人们对鸭制品食而不厌、盛而不衰。鸭肉特有的保健品质,鸭肉的药用、营养价值是南京人吃鸭、嗜鸭的原因。鸭肉味性寒,是众所周知的食疗佳品。在湖熟地区流行着“中秋吃盐水鸭,入冬吃板鸭进补”的说法。根据《本草纲目》记载:鸭肉有滋阴养胃、大补虚劳、清热解毒、除水肿、利脏腑、定惊痛等功效;《滇南本草》记载:老鸭同香菇、枸杞一起煮食、补气而强体;同鸡一起煮食治血晕、头痛。因此,明清曱官吏富人之间渐渐以鸭相赠成为时尚,由于地方官进贡朝廷,故又名“贡鸭”。朝廷官员在互访时以板鸭为礼品互赠,故又有“官礼板鸭”之称。 南京从东吴孙权在此建都以来的1700多年来,都是标准的鱼米之乡,周边的大小池塘,湖泊数不胜数,加上气候温暖,雨水又充足,此处鱼虾水禽的养殖自古都是相当的发达。 最早的记载是在春秋战国的《吴地记》,早在东吴之前几百年,就有金陵人筑地养鸭的记载。可见,家鸭蓄养已有几千年历史。明清时南京就流传“古书院、琉璃塔,玄色缎子,咸板鸭。”的民谣。“古书院”说的是夫子庙的贡院;“琉璃塔”指的是明代的大报恩寺,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玄色缎子”是举世闻名的云锦;在一个就是板鸭了。足见板鸭在南京人心目中的地位。殊不知南京板鸭的源头在湖熟。据考证,今天的北京烤鸭就是从那时的南京传过去的。但是在北京却做不出南京地道板鸭的味道。原来在南京地区煮制板鸭采用的是秦淮河的水。秦淮河水来自江南丘陵地带的山泉,水质清、凉、甜、绵,属弱酸性水,煮制食物时不易沉淀,食物的营养成分、色泽不会遭到破坏。而北京地区的水,多采用的是地下水,水中矿物质含量高,尤其是钙、镁的含量更高,所以水呈碱性,用这种水煮制食物容易引起沉淀,破坏和影响食物的营养成分和色泽。若干年以后,代代相传北方地区的人们都偏爱色重的烤鸭,而南方地区的人们却喜好乳白色或微黄色的板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