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献帝为自出之帝是前无相宗”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第1回,是董卓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把汉献帝当做自己拥立的皇帝,那么在名义上就没有人能够指责他了。
董卓(?-192年),乳名桃儿,字仲颖, 籍贯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中国东汉末年凉州军阀、权臣。官至太师、郿侯。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洛阳,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诸侯,东汉政权从此被董卓所掌控。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董卓入朝时被吕布所杀,并被陈尸街衢,其家族被夷灭。 卓出身豪室,为人粗鲁有谋,从军事平定羌乱,又参加讨伐黄巾之战,颇有战功。 但在废立皇帝、杀戮大臣等问题上处理不当,在洛阳城中残暴放纵,杀人如麻。 又在义子吕布与司徒王允的矛盾中两面三刀,最终被杀。
这句话反映了董卓在政治上的狡诈和野心。他通过控制皇帝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并且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消除外界对他统治合法性的质疑。然而,这种行为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和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