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字的演变过程及由来和意义(惠字的演变过程)

怡字的演变过程及由来和意义(惠字的演变过程)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2-28 19:04:13

怡字的演变过程及由来和意义

演变过程:

由来:《说文》:“怡,和也。”《玉篇·心部》:“怡,悦也。”《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低声下气、和颜悦色),柔声以谏。”由和悦引申为喜悦、快乐,《国语·周语下》:“晋国有忧未尝不戚(哀伤),有庆未尝不怡。”晋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怡”音近义通的字,有“恞”(yí)“怿”(yì)等。

意义:和悦的样子。怡作为形容词有喜乐的,使人心神感官愉快的等意思。

汉语汉字

“怡”,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yí,最早见于说文小篆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怡”的基本含义为和悦,愉快,如怡声(语声和悦)、怡和;引申含义为喜乐的,使人心神感官愉快的,如怡色。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组词

怡乐怡养

释义

和悦,愉快

字源演变

“怡”,最初见于说文小篆时代,从心,古文字形体像心脏,表示心中快乐;从台,台有和悦之意,表示心中和悦为怡;台兼表声。后逐渐见于说文,最后演化为楷书简化版的“怡”。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