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明清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简述明清时期教育整体情况的发展)

概括明清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简述明清时期教育整体情况的发展)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4-14 01:15:17

概括明清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也是封建教育走向没落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道德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重点教育内容,特别是忠和孝,被视为蒙学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的核心。其次,与前一阶段相比,明清时期的教育更加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颜元提出,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圣人,而是应该培养出既有德行又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此外,王守仁的心学教育理论反对传统教育,使明代教育思想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倾向。最后,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明清时期的教学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六艺”为主的教学内容逐渐被重视。

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主要是明清时期面临的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这加剧了地主阶级中不同阶层和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因此,教育成为了各阶层争夺权利、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工具,导致了教育的多元性和实用性的增强。同时,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统治秩序,明清时期的教育加强了对公民道德的教育。在这一背景下,明清时期的学校道德教育形成了注重实践、偏重道德教化的特点。

特点:以儒家的纲常礼教为道德教化的根本。

原因: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思想上:程朱理学占据主导地位,宣扬纲常礼教,存天理灭人欲;反封建的新思潮的萌发,冲击专制和礼教。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