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溶氧不足
1.冬季黄颡鱼池塘浮游植物数量较少,加之水温低、光照较弱,光合作用强度降低,池塘普遍清痩,产生的氧气不足;由于越冬期池塘经过高温期投喂,池塘底质有机物积累较多,分解需要大量氧气,造成养殖水体中溶解氧被大量消耗;黄颡鱼停食后中后期集群趴在池塘底部,容易造成局部溶氧变低,导致黄颡鱼死亡。
2黄颡鱼体质差
目前黄颡鱼养殖密度普遍较高,养殖过程中过度追求生长速度、投喂不均匀、水环境恶化等,造成越冬期池塘中存在大量体质较差的弱鱼;停食20天之内鱼的体重快速下降 10-20%。由于越冬期停食时间长,肠道功能退化,肠壁细薄、无韧性,肠绒毛萎缩,消化吸收面积减少,消化吸收能力弱,免疫力降低,对外界环境变化易产生应激反应,易受水体中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从而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
3有害物质超标
池塘底泥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冬季温度变化剧烈、昼夜温差过大等导致养殖池塘水体上下层对流发生泛底,池塘底部的寄生虫卵大量孵化,致病细菌、病毒等开始大量滋生;底泥中的有机氮分解后产生氨,对养殖鱼类有毒害作用;池塘底泥中的有机物会发酵分解产生酸性物质,降低水体pH 值,影响黄颡鱼正常生长发育。
在越冬期间,黄颡鱼身上有较多的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寄生虫,就会不断造成伤口,进而慢慢的感染水霉,导致春季水温回升后黄颡鱼大批量死亡。
所以秋冬季节交换时,要显微镜检黄颡鱼的鳃丝等部位,如果发现车轮虫、斜管虫、指环虫等寄生虫,要及时选用针对性药物进行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