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的起源(评剧的起源简介)

评剧的起源(评剧的起源简介)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5-01 13:30:45

评剧的起源

评剧最初起源于河北唐山,当时是一些民间艺人乞讨为用,叫做“莲花落”

以后的民间艺人因生计所迫吸收当时民歌、民谣、民间故事、秧歌等艺术形式的优长,受到农民群众的喜爱,逐渐从单口莲花落发展成对口莲花落

之后东北地区的蹦蹦与莲花落相结合,并通过剧作家成兆才的改编戏演出,使得这种艺术形式开始拉班演出,受到欢迎

在这时的“对口莲花落”经常从历史小说、民间故事、神话中拆出一部分情节进行演出,也被称为“拆出戏”,行当增多、角色固定加之伴奏乐器的改良,使其具备了戏曲的一些基本因素,是评剧的萌芽时期

之后,成兆才对其又进行改革,编写大型整出戏,在保留原有唱腔风格的基础上,吸收河北梆子、皮影、乐亭大鼓的唱腔和板式,称其为“平腔梆子戏”,入唐山演出形成“唐山落子”,成立警世戏舍

随着演出的增多、名角的增加进入“奉天落子”时期,后警世戏舍入天津演出,将平腔的“平”加上“言”,称为“评剧”

评剧,流传于中国北方,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评剧仍在华北、东北一带流行。

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

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唐山师范学院为评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国戏曲文化周上,评剧参与其中。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