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练好形意拳(形意拳一辈子不传的秘密)

怎样练好形意拳(形意拳一辈子不传的秘密)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5-09 16:37:36

怎样练好形意拳

现在许多人对于内家拳有很大的误解,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内家拳,内家拳内里的功夫到底是什么,而只是从内家拳的外形动作去理解内家拳,结果什么也练不出来。

其实,内家拳的外形动作不是为肌肉紧张发力准备的,用肌肉紧张发力打内家拳的外形动作是很别扭的。

我们从李洛能先生的形意拳论中可以看出一心二气三节四梢五行六合这些词语,这些词语描述的就是形意拳的内里功夫。

形意拳的能量蓄发与肌肉紧张发力不同。肌肉紧张发力是通过肌肉的紧张收缩来进行能量蓄发的。但是肌肉紧张发力有其弊端而不能蓄发出人体极致的能量和力量。

肌肉紧张发力的弊端是,每块肌肉只能在其与骨骼连接的两端之间进行能量蓄发,每块肌肉之间没有直接的能量蓄发联系,每块肌肉的能量蓄发是各自为战的。

所以内家拳依然放弃了每块肌肉各自为战的肌肉紧张发力,而是让周身整体以屈伸、拧裹、折叠、束展、顺逆的方式进行统一的能量蓄发。这是内家拳的外形动作的能量蓄发。

而放弃了肌肉紧张的能量蓄发,要想让周身肌肉做出屈伸、拧裹、折叠、束展、顺逆的能量蓄发,就得需要内里心肝脾肺肾生成的五行能量蓄发驱动。

所以,内家拳内里的功夫就是心肝脾肺肾生成的五行能量蓄发,即拳论中所说的一心二气五行六合。用呼吸控制心肝脾肺肾实现心肾交合水火相济,就是五行能量蓄发。五行能量能够在人体周天运行,驱动身体生成屈伸、拧裹、折叠、束展、顺逆的外部能量蓄发。

即形意拳(包括所有内家拳)都是一种内外合一的能量蓄发:内里的五行能量蓄发与外部屈伸、拧裹、折叠、束展、顺逆的能量蓄发的合一。

将内外合一的能量蓄发贯通到周身三节四梢,就达到周身处处是丹田的程度,即周身大小三节,每一个能够活动的地方均能进行能量蓄发。

所以,形意拳虽然追求的目标是巨大的能量蓄发和打击力量,但是其习练过程却不是以追求巨大的力量来实现的。形意拳的习练过程,简单地来说,就是将五行能量贯通三节四梢。

而要实现将五行能量贯通三节四梢,就不能去求力。所以李洛能先生在练拳的三害中说明,打形意拳不能用拙力,拙力就是肌肉紧张发力。

其实太极拳也是一样,都不能用拙力。只是太极拳不用拙力表现得更明显。

所以,在习练形意拳的过程中,不要以劲力为目标,而要以习练五行能量蓄发和贯通三节四梢为目标。练到极致时,就自然不显而彰不思而得了。

一个答题不可能介绍明白形意拳的所有道理,感兴趣的可以看我主页发表的作品,里面有对内家拳的详细介绍。

学练形意拳应该是站桩和练五行拳同步进行,一边打拳不动时就是站桩。比如说先练鹰捉(定步)你伸步打拳,可连续打十几下,或上百下,停下来不动应该是标准的三体式,这样出功夫很快。为什么要练鹰捉?因为鹰捉是巴掌(不是攥拳),他的变化非常多…。有许多人说成是招法,招法是动作(劈、钻、崩、炮、横)变化出来的动作。 练五行拳,不论哪一下,首先要求把劲练明白了、练对了。否则你表面上学会其招,不会用也赢不了人。练劲,先应注意身体各部位尽量放松,伸手打拳要把劲仍出去(做到松肩、沉肘),不要肩捆住劲而使拙力往外推打,不要只用胳膊劲,在仍的同时要懂得胳膊应该有螺旋劲、拧裹劲、胳膊同时还要有往下沉、往前进的翻浪劲(力学的关系),回手还要有捋、挂、勾竿、撩挑的急速二力分争劲。练对这个劲,用到对方身上才能赢人。 有人讲“千招会、不如一招熟”,这话很对,一招练精了,他能演化出很多用法来(也是招),比如说:鹰捉这一个动作、在和对方打斗时,就可有进、退、拗步、摇转、变劲、换劲、揉化…数十种用法,沾到哪、哪有变化。人身全是消息、全是劲,就是要赢人。郭云深、尚云祥在技击时所用的崩拳也不是象《武林大会》形意拳比赛上用的所谓崩拳,直对直杵,而是接触对方拳头或胳膊时用螺旋劲捋对方劲化开再象箭一样的射透对方。这一个崩拳在运行过程中是几种劲的变化(也可说是几个招)。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