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在秦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历史上并没有记载是哪个人发明的,唯一可以考证的是秦始皇修长城用的工料就是糯米和桐油混合把石头粘在一起。
拓展资料:
古之甜酒,无论以果实或以谷酿成,皆有滓汁浮沉及清浊之别。至唐代产之甜酒类,仍多含杂质,临饮时须经压榨过滤。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诗中有“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之句,即为一证。
(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糯米酒,又称江米酒、甜酒、酒酿、醪糟,主要原料是糯米,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在一些菜肴的制作上,糯米酒还常被作为重要的调味料。
糯米酒色淡红,所以又称“红酒”,由于它渗进了沸水,故又称“水酒”。这种农家自酿的糯米酒,味醇而香甜,少刺激性;饮量适当,能舒筋活络、强壮体魄。农民逢年过节或招待宾客时,必用此酒。酿酒剩下的糟粕,再加上食盐混和后,叫“糟麻”。
人们把它贮藏起来作为长期煮汤之用,亦有人把它和鲜鱼一起煮,味道极佳。
秦朝之前吧……因为秦始皇修筑长城中有一道工序就是利用糯米的黏性,用糯米和熟石灰做成的糯米砂浆(另一说是糯米和桐油)作为粘合剂来粘合石块。
确切作为食物/药物记载下来大概是西汉刘向撰的《七略别录》,称为“稻米”。
至于评论里说屈原的粽子,这个大概还是没有定论的。粽子在明清之后才渐渐多用糯米制作,在这之前虽然也有用糯米粽子的但是只能追溯到晋朝,在屈原的战国之后很久。最早的粽子可到春秋时期,称为角黍,直到东汉末年,粽子一直是用黍米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