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和杜牧都写过《登乐游原》这首诗,但是两者各有各的特色,今天我们来看的是李商隐的这首诗。
这首诗写作的背景是“牛党之争”时期,当时的李商隐对于朝廷内的党派之争非常的反感,但是自己一人之力又无可奈何,焦灼之际写下了这首感怀的诗《登乐游原》,因此这首诗其实表达的也是作者内心的一种无限的惆怅,在朝廷内部的官员都在为了自己的立意而置国家于不顾的时候,李商隐的内心是很凄凉和失落。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乐游原是长安城内地势最高之处,文人墨客经常来此登临赋诗,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而李商隐这篇是流传最广的一篇诗文。
这首诗一开始便交代了诗人游览的目的地,以及当时的心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傍晚时,心情不好,驾车外出,来到古原,眺望远方。
文人总是多愁善感,就像杜甫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实,洞庭水,岳阳楼并不懂悲喜,只不过诗人在描写他们时注入了自己的情感,才会令人欢喜令人忧。
这首诗也是如此,诗人是怀着抑郁的心情登上古原,所以他才会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
晚霞满天,夕阳余晖映照着古原,山川仿佛染上了一层胭脂色,只是这样的美景,却即将消逝。
诗歌上一句极夸夕阳的美好,可下一句笔锋一转,“只是”二字便将对如斯美景的赞叹之情转为深深的惋惜,令人读后感同身受。
这不仅是对眼前黄昏之景的描述,更暗含了身世之感,家国之悲。
当时李商隐深受“牛李党争”之害,抑郁不得志,而晚唐宗室倾颓,风雨飘摇,无论是唐王朝还是李商隐自身,都如夕阳日薄西山,所以他吟咏出这样的诗句。
纵观李商隐这首诗,其实并没有描写乐游原的景物,写的反而是我们常见的夕阳,这样的夕阳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
但也正是这样的平常之物,反而蕴含着深刻精深的哲理,引起了千古共鸣。
《登乐游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也是作者抒发内心情感的名篇。了解诗词的背景,才能更好的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感谢邀请小编来解答
《乐游原》为唐代诗人李商隐所著。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这首诗抒发了他胸怀抱负却无处施展的伤感情绪。 登古原的原因是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
《乐游原》原诗:
乐游原 /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
傍晚以至,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乘坐马车,到古时的乐游原上游玩。这时望见将要西落的太阳,落日余晖洒向大地,无限美好,可惜已近黄昏,美好的太阳也就渐行渐远了。
赏析: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表达作者对 美好事物容易失去的感叹和对美好人生的眷恋
♥"小编浅思简言,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欢迎小伙伴们点赞关注,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