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精神分析学之上的镜像阶段论(精神分析学的原理和方法)

建立在精神分析学之上的镜像阶段论(精神分析学的原理和方法)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11-29 02:51:09

建立在精神分析学之上的镜像阶段论

镜像理论是由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提出的。镜像理论是指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意识称为镜像体验的理论。“镜像阶段”就是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瞬间。

拉康是一名法国的精神医生,也是最富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

中文名

镜像理论

提出者

雅克·拉康

被称为

法国的“弗洛伊德”

本质

儿童的自我意识的改变

分类

知识理论

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之后才进入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其对镜像阶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上的。当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然而,它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

其具体过程是,刚开始,婴儿认为镜子里的是他人,后来才认识到镜子里的就是自己,在这个阶段,婴儿首次充分认识到自我。而在此之前,婴儿还没有确立一个“自我”意识。从镜像阶段开始,婴儿就确立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对立。换句话说,婴儿只有通过镜子认识到了“他人是谁”,才能够意识到“自己是谁”。“他人”的目光也是婴儿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他人”不断地向“自我”发出约束信号。在他人的目光中,婴儿将镜像内化成为“自我”。

拉康的镜像阶段从婴儿照镜子出发,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都称为镜像体验。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