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宋代社会流动的历史价值(宋代社会的三大变化及原因)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宋代社会流动的历史价值(宋代社会的三大变化及原因)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12-09 11:41:04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宋代社会流动的历史价值

政治上:“贱不必不贵”。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变。宋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官民之别可以转化。宋代由贱而贵与由贵而贱的两种现象均较为常见。如沈伦原本是个以教书为业的穷书生,后来官拜宰相。但他去世后,家道随之中落。宋太宗曾叹息:“大臣子孙皆鲜克继祖父之业。”(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难怪宋代民谚说:“莫言家未成,成家子未生;莫言家未破,破家子未大。”(袁采:《袁氏世范》卷下)

宋代政治上的社会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和唐代不尽相同,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采取弥封、誊录等措施,平民子弟仕进的可能性增大。明代学者胡应麟说:“五代以还,不崇门阀。”(《华阳博议下》)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士庶不通婚、不交往一类的旧习俗有所改变,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朱熹《增损吕氏乡约》)等新现象。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