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蟋蟀是独居昆虫
蟋蟀(xī shuài)(Gryllulus;Gryllus)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1]
蟋蟀是独居昆虫。
蟋蟀求偶 公蟋蟀会鸣叫,母蟋蟀不会;所以,在交配季节(入秋的后)进行求爱时,都是由公蟋蟀主动发动情歌攻势。公蟋蟀在求偶时,会优雅的振动翅膀,发出温和而有规律的声音,有别于散热或相斗时所发出的刺耳声音;不过,同时也有宣告地盘的目的。
二、蟋蟀交配 蟋蟀大多在入秋的后开始交配。蟋蟀的交配姿势十分独特,是雌上雄下。交配前,雄虫会磨翅发声求偶,等雌虫靠近后,会将六只脚翘高,让雄虫进入其身体下方,进行交配。交配完后,母蟋蟀的尾部有一个白点,是公蟋蟀在交配时所黏上去的,这就表示交配完成。大约九天的后,母蟋蟀会产卵,产完卵不久后便会死去。 正在交配的蟋蟀
三、蟋蟀产卵 母蟋蟀尾部有一条长长的产卵管。在交配完后,它会选择较松软、湿润的土壤,或植物的茎中,将产卵管插入其中产卵。通常母蟋蟀一次产卵会有约125~127个洞,而同一个洞中可排数个卵,共计约500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