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常见的疾病和治疗方法有以下介绍:
一、气泡病
1、症状:体表出现气泡,这些气泡由于浮力会使河豚漂浮在水面,很难游入水中,最好因为反复挣扎,导致体力衰竭而死。
2、防治:加强水质管理,避免水质恶化产生有毒气体,提高水体的pH值和透明度,可延缓此病的发生,发病后,每亩泼洒5公斤的食盐,提高水体浓度,减少水中气体含量,治疗此病。
二、肠炎
1、症状:病鱼离群独游,体表发黑,腹部向上,食欲减弱或废绝,肛门红肿,不久就会死亡,将病鱼解剖,会发现肠壁充血发炎,布满脓状物。
2、防治:最好池塘消毒工作,投喂要遵循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四个原则,过硬的饲料可经过软化在投喂。发病时可在饲料中土霉素和大蒜素治疗,或者全池泼洒盐酸土霉素。
三、水霉病
1、症状:河豚在感染后体表体色逐渐变浅,体表局部部位有出血性红点,到了病情后期,病鱼不进食,体表出现棉絮状物,会在短时间内布满整个鱼身,造成死亡。
2、防治:加强水质调控,做好水体消毒工作,保持水质清晰,在饲养时尽量不要出现河豚体表受伤。发病时可全池泼洒10%的高锰酸钾防治,可将病鱼浸泡在小苏打或盐水中一段时间。
四、暴发病
1、症状:体表的鳍部开始充血,严重时体表各处严重充血,有些还会出现眼眶出血,眼球突出,鳃部腐烂的症状,解剖病鱼会发现肠壁充血,有较多的黏液,胆囊肿大,脾脏偏黑。
2、防治:放苗前对全池进行消毒,放养时注意密度,不宜过密,要保持饲料的新鲜性。发病时,先进行消毒,再在撕裂者深红加入大蒜素和维生素进行治疗。
是白点病或者水霉病
河豚水霉病又称白毛病,其病原体是水霉(真菌),菌丝形态细长,且有分枝,它们一端像根状,着生于鱼的体表皮肤内,其余则露出体外。菌丝长达3厘米,呈灰白色,柔软似棉絮。
河豚患病初期,病鱼体表粘液增多,形成一层白翳。患病后期,菌丝深入体表皮肤,死亡率很高。
此病注意要预防为主!
河豚鱼肤霉病防治方法:亚甲基蓝,硫醚沙星,泼洒治疗。(孔雀石绿为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