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区,名字源于崇文门,原来是老北京最小的一个区,后来在2010年的时候与东城区合并,成为新东城区。
宣武区,名字源于宣武门,也是在2010年的时候,与西城区合并,成为新西城区。崇文门和宣武门几乎是对称的两座城门,一文一武,也对应了明清时上朝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的方位。
崇文区因位于崇文门以南而得名。
作为文明古都的一部分,
在今崇文区境内曾有过较为繁盛的时期。
元代,一些达官显贵开始
在这里建宅第、修园林。
明,永乐年间建天坛,
正统年间建正阳门箭楼;
嘉靖年间修筑外城。
1950年5月北京市城区调整为
九个区(一区至九区),
原八、九区并为六区、
十区改为七区,十二区改为九区。
1952年9月1日又改六区为前门区,
改七区为崇文区,九区撤销,
其东部从天桥南大街以东,
珠市口东大街以南九个段并入崇文区。
1955年9月又将原东郊区的广渠门外
和东便门大桥以东部分以及
丰台区的永外地区划入崇文区管辖。
1958年6月1日在城区合并中,
原前门区撤销,
以前门大街为线,
东、西分别划属崇文、宣武二区。
2010年7月,合并为新北京东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