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字的来历和起源(山字的来历和汉字的起源50字以下)

山字的来历和起源(山字的来历和汉字的起源50字以下)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2-12 18:48:54

山字的来历和起源

山,象形字,甲骨文像遥望中地平线上起伏连绵的群峰的线描,有三(众多)座峰头。

金文“山”写成剪影。有的金文将三个峰头简化成三个短竖,淡化峰尖形象。篆文保留中间一座峰岭的象形特征。

隶书完全失去峰岭形象。两峰相连、或零散不成方向的小山叫“丘”,众峰(三峰)相连、形成一定走向的群峰叫“山”。 

山”字最早见于商殷时代的“癸山敦”中(金文),是三座峰峦相接的形状,有山阴树影,使人一望便知是“山”。至于是三峰相接而不以其他数量的峰相接则是因为“三”在古代经常用来表示多次或多,用三峰列而为“山”,便表示多个峰峦相接的意思。这是中国人祖先用“远取诸物”的办法所创造的一个很原始也很典型的象形宇。

到了春秋时代,在“山且丁爵”中的“山”字,中峰已高耸起来,并且已渐趋瘦化了。秦篆(即小篆)则在这一形体基础上进一步使之线条化。于是,以后便相沿发展为隶书和楷书中的“山”字。“山”的本义是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的部分,因为山是高耸的而引申出“大”等含义。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