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指夏季末期的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8月23日或24日。处暑的由来与太阳的运动有关。在此时,太阳经过黄经150°时,处于黄道上的位置到达了黄经150°的位置,这就是为什么叫做处暑。
在古代,处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同时也是气候变化的关键时期。应该多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清热降温,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健康。
至于为什么叫“处暑”,可能是因为此时气温已经达到了极限,夏天到此为止,故称“处暑”。
1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 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古时处表示终止的意思,暑气在此时结束,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这便是处暑的由来。
2
古人将处暑分为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
3
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 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 农作物逐渐成熟。
4
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例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