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的由来及故事(处暑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处暑的由来及故事(处暑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3-13 04:45:06

处暑的由来及故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古时“处”表示终止的意思,暑气在此时结束,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这便是处暑的由来。

  祝融魂魄

  祝融是炎帝的儿子,精卫的长兄,以“光照万方”深得部族内外的爱戴。

  最初,精卫因贪玩,东海溺亡,炎帝悲伤过度,无心政务,逐渐把部族权力交给了祝融。黄帝部族与炎帝部族合并后,祝融被封为火神,主理火正和夏季,成为炎黄部族最主要的大臣之一。

  在黄帝其他大臣的配合赞襄下,祝融威信日隆。水神共工嫉恨祝融,心中不平--“水火都是人们离不了的,为什么人们亲近祝融,而无视我的存在?!”于是共工公开向祝融挑战。两人各使神通,杀得天昏地暗,共工战败逃奔,撞倒了擎天柱不周山,致使天塌地陷,尸横遍野。

  黄帝迫于部族长老的压力,含泪下令处死祝融,祝融也深悔自己的鲁莽给天下带来的灾祸,于是请求黄帝留存自己的魂魄,寄托于莲花之上,沿河漂流,召领死难的亡灵,以赎罪孽,黄帝应允。

  因祝融主理夏暑季节,所以处死祝融的这天就被称为“处暑”。处暑当日,人们到河边燃放“河灯”,恭请祝融魂魄于莲花之上,寄托对故去亲人的思念。

处暑是24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度,处暑的到来同时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月令七十二侯集解,7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此后中国长江以北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此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在意义是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