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风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研究发现
我国中青年人一周内三餐中在外就餐的比例达到了36%,而男士每周在外就餐的次数超过14次时,肥胖的风险增加80%。另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研究的分析表明,6―17岁的男孩如果每周至少外出就餐3次,超重或肥胖的风险就会增加20%。
常外出就餐
增加慢性病和死亡风险
近年来,国人对于外出就餐习以为常。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学院学者分析发现,外出就餐与在家吃饭相比,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谷物和蔬菜消费显著减少,肉类消费显著增加,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便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常吃外卖会增加孩子得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研究者发现,外卖热量高,维生素和矿物质少,经常吃外卖的孩子有更高的体脂和血胆固醇。“如果长此以往,这些常吃外卖的孩子将会增加10%的远期心脏病风险。”研究者指出。
美国一项全国性研究也发现,常下馆子,即使是高档餐厅,死亡风险也会增加49%。每天至少两顿在外就餐者死亡风险高。经常在外吃饭(每天两顿或更多)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增加49%,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8%,癌症死亡风险增加67%。数据显示,70%的快餐食品营养价值很低。
自己做饭吃是最好的选择
关于外卖对健康的影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中心主任医师敖虎山曾表示,外卖为了味道好,往往会多油多盐。而摄入过多的盐会导致高血压,油摄入量大会引起甘油三酯升高,导致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会引起血管狭窄、动脉硬化,这就是冠心病、脑梗、心梗等的成因。
平时生活中要减少高油摄入。经常自己做饭吃是最好的选择,最安全、干净,便于控制营养成分。家庭烹饪,控制盐、油、糖的使用至关重要。
少盐控盐
减少5-10%的烹调用盐通常不会对菜品口味产生明显影响,且有助于人群逐步适应并养成清淡少盐的饮食习惯。
使用限量盐勺、低钠盐、减盐酱油等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人群控制盐的摄入;但建议肾脏疾病患者征询医生意见,不宜盲目选择低钠盐。
巧妙选择天然食材和调料增味、提鲜,在增加食物多样性的同时有助于减少盐的使用。例如,用葱、姜、蒜、辣椒、花椒等增味,用柠檬和醋等酸味物质提升咸味感觉;鸡精、味精、酱油、蚝油、酱料等调料含有较高的钠,用它们提鲜时应适量、合理搭配。
定量控油
家庭使用带刻度的控油壶,定量用油、总量控制。烹饪时多用蒸、煮、炖、焖、凉拌等方式,使用不粘锅、烤箱、电饼铛等烹调器,均可减少用油量。
菜汤或汤类菜肴风味浓郁,但需要注意其中可能有较多的浮油。
控制用糖
很多传统菜品含有大量糖,如糖醋排骨、红烧肉、拔丝地瓜、锅包肉等,不宜频繁食用。在家烹饪应有意识控制用糖,如炒菜、煮粥或豆浆时应少加或不加糖。巧用水果为菜品带来香甜的口味,如可以在烹饪菜品时加入带甜味的水果,从而减少菜品中糖的使用。
数据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来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