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饼铛到底有多热(电饼铛为什么用一会儿就不太热了)

电饼铛到底有多热(电饼铛为什么用一会儿就不太热了)

首页家电维修电饼铛更新时间:2022-03-29 13:43:47
槐花香,情意浓

文/付瑞花

清秋时节,暄气初消。这样的季节走在山间乡路,总让我忆起五月的初夏。我习惯性地轻嗅空气中槐花的清甜,却闻到初秋空气里特有的浓郁的桂花香味。果然是秋天了。

远远地看到孙哥走过来了,他的步态就如天空的白云似的气定神闲,他的神情,就如清秋的天空清澈明朗。孙哥为了招待我们已经提前准备好了节目。

孙哥领我们参观了响泉村的古泉、古树、古长城,又参观了古井、古宅、古村落。在每一个令我们心动的地方,大家都留下了自己独特的脚印和身影。古村很静,仿佛一切都在浅睡,又仿佛是我们的到来,叫醒了静寂的街道。

孙哥的家建在一个山坡上,小院仿佛是世外桃源,曲径通幽,安静又美好。坡边林木茂盛,像绿色的长廊,在转弯处继续延伸,为小路增添了许多神秘感。路边一块不大的空地上爬满了南瓜藤蔓,南瓜花吹着喇叭,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这环境太像我的老家了,潜意识里,我寻找着从小熟悉的洋槐,两棵高大撑伞的槐树就在我蓦然回首之处。初秋,槐树的叶子尽是苍绿,我想象着它春天里的美丽与繁华;想象着每年暮春飘起的槐花香;想象着它的清甜是如何在风里弥漫,如何令人们沉醉!

记得老家院子里的槐树,每到春夏之交,洁白胜雪,日日夜夜轻吐香甜的清芬。常常槐花还未全开,母亲便摘了槐花,给我们做槐花饼吃。母亲说:“微开的槐花最香甜。”在上世纪物质贫乏的年代,槐花饼可是我的美好记忆。每当想念家乡,想念母亲,味蕾上总会反刍槐花饼入口之时最初的香甜。

做菜做饭,文友们仿佛都是行家能手。邵姐最擅长弄水饺馅,她家的赵哥最擅长煮水饺。这夫妻俩真是神仙眷侣,他俩的幸福和甜蜜,凡是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到;凡是有感觉的人,都心生羡慕。做菜最麻利的当属伯书和阿坤两位美女,大家各秀厨艺,制作了一顿丰美的绿色午餐。

孙哥刚盛好新做的花椒鸡,接着变戏法似的,又从冰箱里拿出了暮春的冻槐花。塑料袋中的槐花青白分明,宛如新生。一会儿,槐花特有的清香就在房内漫延开来,我忍不住想靠近它。我看着孙哥把鸡蛋液、食盐放入盛着槐花的瓷碗内,赶紧帮着把适量的面粉轻轻地倒入。他一只手扶着瓷碗的边沿,一只手不断地抓捏,说:“放入鸡蛋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槐花和面粉的融合度,这样煎出来的槐花饼更好吃。”

他掀开一个不大的电饼铛,倒油,油热后,再把混合均匀的槐花蛋面均匀地摊开。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槐花的香气越来越浓郁,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一盘金黄鲜嫩的槐花饼就出锅了。瓷盘里的槐花饼“咝咝”地冒着热气,我贪婪地闻着这熟悉的香味。含一口,在嘴里细细咀嚼,口角也噙香了。姐妹们纷纷下筷子,称赞着,并引发出自己最喜欢的家常菜的话题,我忍不住说道:“寻常菜中我最爱它。”

饭后,我惬意地徜徉在孙哥的小院,猛一抬头,发现院墙后面的山坡上,站着一片槐树林,我开心极了,想象着明年槐花盛开如雪的样子。那时,这山坡上一定会开成一片花海,风起时,槐花如起伏的浪花,一定会将清甜的芬芳装满这个小院。想象中,我回头问大家:“姐妹们,我们相约明年槐花盛开时节,再来这儿聚首可好?”

那些兴奋的回答声合着山风飘满小院。我知道,从今以后,我对槐花又多了一层期待,那记忆中的槐花饼也因此而多出了一种属于文友真情的温馨味道。

作者简介:付瑞花,高青人,现居博山。网名:盈盈秋水。博山区作协副主席兼办公室主任、淄博市作协会员、中学教师。

【博山区作协】佳作选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