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电磁炉吗?最近再度受到外界关注,不是市场引爆,更不是新品颠覆,而是产品质量的批量性不合格。对于很多家电厂商来说,电磁炉并不陌生,一度有望在中国家庭普及,却最终与豆浆机一样“昙花一现”,由此陷入一轮低迷的发展通道中。那么,随着新一轮的消费升级和厨房烹饪变革,电磁炉能给家电厂商带来新的希望吗?
洱东||撰稿
消费升级的动力如此强劲,不只是带动2万元、3万元冰洗空消费市场的引爆,还带动一大批家电企业的量增利倍涨。那么在这一背景下,电磁炉这个被认为是现代厨房、健康烹饪的主角,能否借助这一浪潮在中国家庭和市场上起死回生?
当下的死穴
在预测电磁炉市场的商业前景时,还是来看看这个行业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企业偷工减料成为常态。
有业内人士直言:电磁炉若不抓好产品质量,整个行业将没有发展空间,甚至还面临着市场萎缩的困境。这绝不是吓唬人,因为当前的电磁炉行业正处于异常严峻的市场状态之中。
今年电磁炉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已经结束,国家质检总局共组织对广东、浙江、江苏等3个省48家企业生产的48批次电磁炉开展抽查,结果显示有19批次产品抽查不合格,不合格率占比近四成。
电磁炉由此“一举成名”。成为今年上半年国家监督抽查的41种产品中,合格率最低的一种产品。而机械强度、能效等级、电磁兼容等指标不过关构成电磁炉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说白了,产品质量不过关,再好的前景也是“海市蜃楼”。
曾经的美好
电磁炉自诞生之日起,就有着体积小、加热快、无明火等特点。特别是,与很多家庭最多的燃气灶相比,不产生烟火和一氧化碳、大幅度减少油烟生成、干净、节能、安全,非常符合时下低碳的环保理念,在推广普及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天然优势。
很多企业甚至将电磁炉,作为颠覆中国传统厨房、改造传统烹饪方式的一个“领头羊”。其无明火、少油烟,正是与健康烹饪不谋而合。由此,在2005年前后,整个中国市场形成一轮电磁炉市场的推广、消费和引爆热潮,短期内吸引超过500多个品牌参与抢夺。
不只是美的、格兰仕、苏泊尔、九阳等小家电巨头,包括方太、老板等厨电企业,以及海尔、海信、长虹、TCL等家电巨头,以及尚朋堂、富士宝等专业的电磁炉品牌。均在短时间内快速参与这一市场的抢夺。由此引发一场市场大战。
可惜好景不长。在短短几年内,进入门槛低,以及大量企业的“鱼龙混杂”,产品同质化带来的低价格竞争,大量99元、甚至是66元的劣质电磁炉充斥市场。由此带来的电磁炉沦为家电产品的促销赠品,并很快在家庭大量使用过程中带来“后遗症”:没用多久的电磁炉就坏了,只能扔掉。
最终,电磁炉在中国市场上陷入一轮“跌跌不休”通道之中。现实情况是,最近五年来,电磁炉行业情况非常不乐观,自2010年以来整个市场规模和销售额连续下滑,且下滑明显,下滑趋势已成常态,一时之间很难有所反弹。
虽然,目前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上,在销的电磁炉品牌还高达100多个,但市场销量已经趋于常态化,而且用户认知度偏低。目前,主要是一些火锅店等商业场所。
迷茫的前景
在消费升级下,豆浆机、榨汁机,甚至是料理机等小家电,持续迭代,并出现原汁机、破壁机等一系列新品,电磁炉这个最早普及,而且被相关厂商寄予厚望的厨房小家电,却陷入迷茫和下跌中。
电磁炉为什么在中国推广近20年,又有很多产品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却还不能快速普及?原因可以说很多,但集中在产品质量、企业推广和用户认知等方面。
其一是行业门槛低,小企业投机行为多,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贴牌的、山寨的电磁炉品牌的种类、数量众多,且充斥在以“便宜为王”的电商平台上,谋取短期的暴利,而不顾行业的良性发展,完全忽视产品的质量问题。而在这方面处罚力度又非常小,也就造成这些人的铤而走险。
其二是领军企业缺乏担当,只是在卖产品,没有推动和引领一种健康绿色的烹饪生活方式,造成这种舶来品,一直没有很好的在中国家庭真正落地,沦为厨房烹饪工具里面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使用频次远远低于燃气灶,并没有作为烹饪主要工具。更多的电磁炉其实是变成了火锅店的工具。
其三中国家电烹饪习惯,长期喜欢明火,喜爱大炒,和油煎烤,然而目前的电磁炉存在着受热面不均、火力不够旺等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导致炒出来的菜卖相不好外,口感也欠佳,无法真正满足中国家庭的需求。从而消费者主观意识上也不会把电磁炉作为厨房主要的烹饪工具,当然也使得部分有电磁炉需求的消费者不会考虑花大价钱来选购电磁炉。
基于此,电磁炉企业首先要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其次要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创新,尽快解决消费痛点,让受热面不均,火力大小、火力强旺等关键指标符合行业标准,真正满足中国家庭烹饪需求。当然,要想真正引爆,目前还看不到机会。
====
家电圈:中国家电覆盖面广阔、内容专业、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