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能借给外人吗(电磁炉可以送人吗)

电磁炉能借给外人吗(电磁炉可以送人吗)

首页家电维修电磁炉更新时间:2022-03-30 23:32:55

人心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古古今今无改变,善善恶恶多循环。

  幽朝未央城。

  不惑之年的李息霜站在庭院里不耐地来回踱步,厢房内产婆的鼓励声让他这个当朝丞相愈发紧张。

  “老爷,老爷,外面有个老僧求见。”府上一个家奴突然跑了过来。

  李息霜心头烦躁,“这都什么时候了!哪有空见他,把他打发走就是了!”

  家奴见主人发怒,连忙答应:“是!老爷!”说完就转身作势往外跑,可刚跑几步,后面又有声音叫停。

  “等等!你把他引进来吧。”家奴虽然不解,但也不敢有所表现,连忙应下。

  他自然不知道自家主人考虑了些什么。

  当朝皇帝对佛家甚是礼重,如果他今天真把老僧赶走了,且不论圣上听到了会怎样,单是政敌就会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机会落井下石。想到这里,他暗自叹息,仕途走到他这个地步,外人看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其中的险恶也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往前的每一步都需要仔细思量。

  摇了摇头,听到外面动静,他收拾心情,手负在背后往远离厢房的方向走了几步,面上古井无波。

  “老爷,人带过来了。”家奴见到主人,弯腰说道。

  “嗯,”李息霜摆了摆手,转向老僧,道:“大师这么晚了光临寒舍,是有何事?”

  老僧宣了声佛号,“阿弥陀佛,贫僧特来告知施主。尊夫人即将诞下一名男婴。”

  李息霜闻言,心里的烦躁稍减,他虽说仕途坦顺,但却一直没有子嗣,这件事一直是他的心病,所以这次老来得子才使得他尤其紧张。老僧所言不管真假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说到了他心里。

  “那就借大师吉言了。”李息霜严肃的面庞稍显愉悦。

  老僧闻言,却是摇头叹息:“老衲此言未必是吉言。施主你前半生无论仕途亦或是门楣也算是一帆风顺,不过却难有子嗣,现在这男婴的降生使得丈人你的命途有所改变,福报在前,此后恐有大祸。”

  听到这话李息霜眼色瞬间冷了下来,还未说话,旁边家奴已经喝道:“你这秃驴,怎的说这种话!快走快走!”说完就把老僧往外赶。

  而僧人却没有动作,只是合十着双掌无奈道:“老衲自知失言,不过还望施主记得若祸事难逃,可将这名男婴送到横山寺,老衲法号无因。”话音落下,他朝李息霜施了一礼后转身离去。

  家奴暗自瞥了一眼主人余怒未消的面庞,赶忙随后追着出去。

  李息霜看着无因走出院落,怒气难平却无处发泄,只得狠挥衣袖,冷声道:“荒唐!”

  没过多久,婴孩的啼哭声在这片区域内响起。

  没走多远的无因听得后面动静,停下脚步,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深深一礼,暗道:“菩萨啊菩萨你倒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

  ……

  两个月后,百姓眼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丞相触怒了陛下,收监牢狱,没过多久就病死牢中,而李夫人也在之后撒手人寰,据说是生育时落下病根,还没保养好又听闻噩耗,两相交集之下也就去了黄泉。

  李府的破败在它主人死去之时就已注定,人都以为李家公子被府上的下人收养了去,却不知道十里之外的横山寺多了一名唤作无由的弟子。

  ……

  禅宗大行其道之时有这样一个公案,讲的是百丈禅师在江西的百丈山开堂说法,座下学僧听众不下千人。在听众中,有一个白发老翁,天天都是最早来,而且都是最后离开。长期如此,引起百丈禅师的注意。有一天,百丈说法完毕,大家都散去,这个老翁还没有走。

  百丈禅师就特别过来问他:“你为什么每次都是迟迟不忍去,应该是别有问题吧?”

  老翁听了就说:“我正有一个重大的疑问,请禅师代我解脱。”

  百丈就说:“你问吧。”

  老翁说:“我在五百生以前,也是一个讲佛法的法师。在过去迦叶佛时代,我曾住持此山,因有位云游僧人问:‘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吗?'我回答说:‘不落因果。'就因为回答错了,使我被罚变成为狐狸身而轮回五百世。不得解脱。请问大师,我究竟错在那里?”

  百丈禅师听完了,便说:“你再问我吧!”

  那老翁就照旧重复原句向百丈禅师请教。

  百丈就很严肃地大声回答说:“不昧因果。”

  这个老翁听了这话,就很高兴地跪下来拜谢说:“我得解脱了。明天,请老和尚)慈悲,到后山山洞里,为我火化这个野狐身体,请按和尚礼仪葬我。”

  百丈真的在后山洞穴中,找到野狐的尸体,便依礼火葬。

  这世界上有些事物是只能意会而不可言说的,比如情感,情绪,宗教,审美,音乐,艺术等领域。尽管不同的人听进脑海里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但是故事请只当作故事,一切不过是野狐禅罢了。

  ……

  二月二,龙抬头。

  今天对横山寺来说是个不算普通的日子,因为寺院里的小师叔今天正式剃度,持有度牒。

  说来这个小师叔在寺里也算是一个特例,以往寺里收留的孤儿总会第一时间剃去烦恼丝,只有这个从襁褓里被无因师叔带回来的男婴,虽然这十一年打坐禅定按照的都是一名僧侣的要求,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十年的修行抵得上别人二十年,用寺里二代弟子的话讲他比任何一个人都更像菩萨,但尽管如此,他居然带发修行了这么多年。

  佛堂内,几十名弟子端坐在蒲团上,目光纷纷落在那道尚显幼小的声影上,由于背对着众人,所以只能看到他不断飘落的黑发。

  出家剃度的和尚看着自己掉在地上的头发会是什么感受呢?

  茫然?解脱?还是心无杂念?

  这个答案只有经历的人才能知道。

  仪式庄重所以细节繁琐,整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花了近一炷香的时间,沙弥们有的扫去地上碎发,有的送来湿毛巾,住持擦干净无由的小脑袋,并为他披上洁白衲衣,两人互相一礼后,无由站起身来,朝周围众僧一一礼拜。

  寺内见过无由的人都觉得他像菩萨,因为他的气质配上面相就给人那种怜悯释然的感觉。十一岁的无由虽然还没长开,但是低垂的眉眼,醒目的泪痣,抿嘴便现的梨涡,加上那股气质,让人看着就觉得内心安定。

  ……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横山寺是座古寺,在幽朝建立之前就已经在存在了,虽然名气比不上幽朝疆域东部的岳麓寺,但很多事显然不是名气就能代表的。

  无由把相关事宜都处理好后,来到后院找他师兄,说是师兄其实更像是师傅,因为这八年间基本都是无因在照顾他,原本无由被无因带回来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会被后者收为弟子,却不想是代师收徒。

  没人知道无因为什么这么做,事实上可能无因自己也不完全知道,就因为那一场十分真实的梦境?

  他的法号无因,取自“世间种种事,无因而相现”。可他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凡总总事,皆由因果起。所以他给当年的男婴法名唤作无由,大概他知道说是无因无由,但总归是与此相反的。

  无由看着盘腿坐在树下的无因,开口道:“师兄,我想去未央城看看。”

  未央城是幽朝首都,也是李府旧址所在之地。

  无因苍老的面庞上露出笑容,缓缓说道:“去吧,看看也好,也算了却一桩因果。”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问道:“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慧慈刚好顺路送我一程,等会儿就走了,临行前和师兄知会一声。”

  “那便去吧,记得早去早回。”

  无由应下后躬身离去,无因看着他幼小的背影,有些不忍。一年前他将无由的身世告知了后者,在寺里待了十年的无由虽然没有父母关爱的经历,也不懂拥有那份关爱会怎样,但毕竟读过寺里经书内的很多公案,再加上自身的天赋——能够对周围人迸发出的强烈情感感同身受——所以他在得知身世后并不轻松。

  寺里不缺来为子女祈祷的父母,也经常有早慧的孩子前来为自己生病的双亲拜佛求护佑的,他在感知的同时也在保存着那些情感,有所吸收却不知如何发泄。

  “谁道是缘法还是业报呢?”

  院落自无由离开后就陷入沉寂,半晌,一道叹息声随着恰巧吹过来的风向四周扩去,然后消散……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