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熨斗的危害(工业电熨斗坏了还能用吗)

电熨斗的危害(工业电熨斗坏了还能用吗)

首页家电维修电熨斗更新时间:2022-01-21 04:44:11

  11月9日上午11时许,油田总医院急诊科来了两名小患者,这两名孩子家住东风新村某小区,是一对4岁的龙凤胎。

  据知情人讲,孩子送院治疗的原因是,俩孩子在家中玩打火机,结果引燃了家中物品,导致被灼伤。目前,起火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据记者了解,其实,每年有很多孩子玩火导致了火灾事故。那么,家长该如何教育孩子不玩火呢?

  为此,昨日下午,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玩火机受伤 所幸无大碍

  据了解,事发当时,孩子的姥姥出门扫雪,把两个孩子留在家中,并没有成年人陪护。

  发现孩子被灼伤后,孩子的姥姥拨打了110,向警察求助,随后,警察带着孩子的姥姥以及受伤的两名孩子来到了油田总医院。

  据B超分诊护士介绍,孩子当时从急诊送过来检查时,已经意识模糊,而且满身都是黑灰,见孩子手脚冰凉,她立即用手帮孩子焐手焐脚。

  吸上氧气后,孩子才逐渐恢复意识。

  经过医院初步诊断,两名孩子并没有大碍,体表没有受伤迹象,只是吸入了一些废气,随后,转到了住院三部17楼。

  知情人士称,孩子自己说,当时是在玩打火机。

  采访时,油田总医院的医生说,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在家里让孩子远离打火机等危险品,此外,无论外出多长时间,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要把孩子单独留在家中。

  特别是这几天,由于我市出现暴雪天气,中小学学生都在家中上网课,这种情况下,家长尽量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里上课,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对孩子而言 火充满诱惑

  此前,记者也曾报道过因为孩子玩火引发火灾的事件。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思考,孩子怎么那么爱玩火呢?

  据大庆市第三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分析,孩子爱玩火,实际上就是“好奇”。

  火的颜色多变,让学龄前孩子觉得很神奇。

  火的形状千变万化,恰好给了孩子一个无尽的想象空间。

  火的气味好闻很吸引孩子。“擦火柴时好香啊!”“我喜欢爆竹的味道……”有些孩子可能只是喜欢火燃烧后的气味。

  火的破坏性大。孩子看到,作业纸烧完后成了黑灰,一吹就飘走了;小木棍烧完后成了黑色木炭,一碰就断。那么,衣服、鞋子烧完后会变成什么呢?一次偶然的经历,会引发孩子探索心理。

  火的温度也吸引孩子。有数据显示,秋冬季节因为孩子玩火引发的火灾案远比夏天多。在寒冷的季节里,孩子更容易产生玩火的念头。

  此外,孩子存在逆反心理,大人越禁止,越想尝试。孩子不是完全不知道火的危险,但是,5到8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大人不让玩,他们就偏要玩,会趁大人不在家的时候玩。大人在家时,就躲在大人看不到的地方玩,比如衣橱里、床底下,甚至是被窝里,这都是十分危险的地方。

  还有,孩子爱模仿大人的行为。有调查显示,来自吸烟者家庭的儿童,玩火的几率比无吸烟者家庭高出一倍。大人禁止孩子玩火,自己兜里却经常揣着打火机,孩子就会有疑问:“爸爸可以用,为什么我不可以?”

  在这种不服气的心理作用下,孩子很容易偷偷模仿。

  而且,有吸烟者的家庭里,打火机或火柴随处可见,更为孩子玩火提供了方便。

  再有,孩子都好胜、爱逞强。有些孩子玩火是为了表现自己,或者是被他人激将,认为挑战大人禁止做的事儿,就是有能力的表现。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没有大人在场,几个小朋友聚集在一起的时候。

  大多数儿童都有一种不尝试过不罢休的心理。

  家长给孩子说再多安全知识,教育孩子如何防范火灾,孩子可能都无法感受到火的危险性。

  告知危险性 家长要亲为

  如此看来,孩子没真正遇到火灾或未被火烫伤、烧伤之前,都会在潜意识中觉得,火并不可怕和危险。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专家告诉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谈论火。向孩子展示火柴、打火机的用处,同时说明火的危害,告诉孩子,火柴可能比刀子、电锯更危险。

  当发现随意放置的火柴、打火机,不要动手碰,应该马上告诉父母。孩子主动上报,要给予奖励。发现孩子第一次玩火,应该进行严厉教育。定好规矩,一旦你逮到孩子私自玩火,要严厉惩罚。

  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火时进行教育。任何有关火的问题,你都可以和孩子分享新发现。在安全的情况下,协助他探索获得奥秘。

  可通过看宣传片和新闻让孩子真切感受火灾的危害。和孩子一起观看一些火灾宣传视频,看到有关火灾的新闻或图片时要与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感受到,火能烧掉自己所有喜爱的东西,包括玩具、零食,会把家给烧光等。

  给孩子讲火的故事。可以用卡通故事主人公的经历,融入一些防火常识,让防火意识渐渐“渗”进小孩子的大脑里。

  比如唐老鸭出门忘了关天然气火;机器猫烧穿了铝锅,险些引燃厨房;小头爸爸上班忘了拔下电熨斗插头,烫焦了桌面;黑猫警长停电后点蜡烛,刚转过身,窗帘就被引燃。

  这些故事,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防火意识。

  减少起火源 常备灭火器

  据记者了解,其实,每年因孩子玩火导致的火灾事故有很多,所以,父母平时一定要注意教育小孩不要玩火。家长要注意减少家中的起火源。

  把火柴、打火机、蜡烛收起来。教育孩子不要玩火柴、打火机等助燃物。告诉孩子这些物品不是玩具,不能随便玩。点蜡烛、点蚊香有火灾危险性,家长应以身作则,自身使用时也应注意远离可燃物。

  大型火源点,家长要监护。不要让孩子摆弄家里的电器、煤气、灶具开关等,家用电器、家用燃气都存在火灾危险性,应当在大人的监护下安全使用。

  家中应该备有灭火器,并保证家中每个成员都学会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对灭火器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可以正常使用。

  除了教会孩子远离火源,也要教会孩子,发生火灾以后该怎么办。

  说一万次,不如实践一次。孩子的学习来源于模仿,而非说教。防患于未然,这些都应该要知道。

  家长可和孩子一起演习,怎样在大火中逃生,教孩子弯腰,用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防止被浓烟呛伤。

  记者 庄文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