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书写中国奇迹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C919大飞机、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中国制造彰显中国底气
——火电、水电、核电、输变电装备进入“百万时代”;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标准动车组日开行数量超过170对;“蓝鲸1号”超深水双塔半潜式钻井平台助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开采成功……
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回顾70载历程,中国制造业穿越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并在2010年重夺丢失了一个半世纪的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如今已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从“一无所有”到门类最齐全
“中国制造”意味着什么?网上曾流传一个视频,主题是“在美国可以不用中国制造吗?”美国挑战者在24个小时不用中国制造后,得出的答案是“可以,就是活不下去”。他翻了一遍身上服饰的标签,发现全都印着“中国制造”,就连手里的苹果手机也是中国组装。
众所周知,中国制造已经“席卷全球”。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但70年前,中国制造却几乎“什么都不能造”。“而今,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工信部部长苗圩如是说。
70年,中国制造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一个典型的代表是汽车,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韩建飞介绍,1956年7月14日,“第一汽车制造厂”第一批12辆以苏联“吉斯150”为原型的解放CA10型卡车下线,正式结束了“中国造不出汽车”的历史。2018年,全国汽车产量超过2780万辆,占全球的30%,连续十年蝉联全球第一。
中国制造马达强劲、蹄疾步稳。我国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至2018年的30多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约971倍。
“经过70年发展,我国制造业形成了体系化的产业链和全球化的供应链,建成了一批规模化的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韩建飞说。
从学习模仿到创中国品牌
1994年,九阳发明了全球第一台豆浆机,这也是中国人发明的第一台家用电器,中国品牌、中国制造在全球家电行业崭露头角。25年来,九阳专注创新,推出不用手洗豆浆机、无涂层蒸汽饭煲、炒菜机器人等一系列原创智能新品,见证着中国家庭厨房的变迁。九阳的原创之路证明,不靠别国的技术,靠自身专注原创的那份匠心,中国品牌、中国制造一样能够占据全球家电行业领先地位。
回顾70年,中国制造从学习模仿和代工起步,逐步走向原创创新和铸造中国品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制造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韩建飞介绍,第一阶段是1949年至1977年的自我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从苏联学习并建立起一整套工业体系。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第二阶段是1978年至2000年的代工阶段。改革开放之后,“三来一补”合作模式兴起,中国制造自此起步。“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本质是利用国内低成本优势,通过两头在外——原料在外、市场在外的业务模式,为国际企业代工,赚取基本加工费,形成了中国制造的初期形态。
第三阶段是2001年至2010年的全球化阶段。随着加入WTO,我国迅速融入全球大市场分享全球化红利。国内制造企业通过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让我国快速成为“世界工厂”。同时,我国通过扩大开放既快速推进了自身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又对全球产业链构建作出巨大贡献。国内优秀制造企业已开始走向全球,而机床、汽车等行业的国内大型制造企业也成功进行了国际并购。
“第四阶段则是从2011年到现在,是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也是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阶段。”韩建飞说。
从制造工厂到产业链高端
9月19日,华为在德国慕尼黑发布手机Mate30系列,起步价为799欧元,最高定价甚至高达2095欧元。华为并非打着高价的噱头,而是一直定位高端。多个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华为手机在全球市场销量排名第二。
曾几何时,在价值链处于低端的中国制造终于站在了高处。2010年,华为手机的销量仅有300万台。2019年5月,华为手机全球市场销量已经破亿。
中国制造业正由大谋强。2010年以来,我国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并向制造强国迈进。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涌现出来。2018年,我国共有120家企业入选世界500强,其中,以制造业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有50多家。与中国制造业共同成长的还有联想。1984年,联想在中关村一间传达室里诞生,现在已成为一家年营业额超过3500亿元的全球化高科技公司。
创新驱动发展。“70年来,我国制造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促进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苗圩举例说,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通信设备等产业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甚至走向“领跑”,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70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国制造业在主要领域和方向上实现了“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70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全世界遍布“中国制造”的身影。70年,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中国制造业正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为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奠定了坚实基础。70年,补齐短板、转型升级,身处全球第三梯队,中国制造仍在爬坡过坎、力戒浮夸、脚踏实地,努力勇攀更高峰。
延伸阅读
为世界提供更优质的中国制造
——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几乎没有现代化大工业。经过不懈奋斗,今天的中国已崛起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第一大国。中国在70年里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这一成就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
记者: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制造业有哪些变化最可圈可点?
王鹏:可以用“大、全、快、新、广”来概括中国制造70年的变化。
大——从规模来看。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至今连续稳居世界第一。201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达到28%以上,接近美、日、德三国的总和。数百种工业品产量位居全球首位。
全——从体系来看。我国已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快——快速交付能力。中国制造业面向全球市场,构建起庞大而精细的生产分工体系,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形成了全世界其他地方很难达到的快速交付能力。
新——从创新能力看。我们正在由长期以来的“跟跑者”转变为“并跑者”,甚至在一些领域正在成为“领跑者”。
广——制造业的地区分布。现代工业从沿海少数中心城市扩展到国家东中西部广大区域,工业化浪潮席卷全国,改变了数亿人口和广大落后地区的面貌。
记者: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如今遍布全球的中国制造是什么样?
王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落后,出口商品中80%以上都是初级产品。这一局面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得以改变,今天工业制成品已成为出口的绝对主力,在出口总额占到90%以上的比重。
随着“中国制造”加速向“中国创造”转变,遍布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国工业品正在摆脱过去“低端”的印象。当然,价格优惠并不全是缺点,在产品升级同时,保持高性价比仍然是中国制造要好好坚持下去的一大优势,这可以为全世界人民创造更多福祉。新时代中国制造将逐步在全球树立起高端、优质、创新、高性价比的全新形象。
记者:您认为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最大的机遇在哪里?
王鹏: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制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中国在此轮变革中拥有一系列难以复制的独特优势,包括全球最大的14亿人口体量、全球最大的国内消费需求、全球最大最全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全球领先且创新活跃的信息技术应用市场。如果我们把这些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就有可能率先形成全新的智能基础设施、全新的智能生产范式、全新的智能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制造业创新升级的策源地和引领者。
我们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抢抓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战略机遇,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强化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全世界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优质的中国制造。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黄鑫
现已入驻
今日头条、腾讯企鹅号、搜狐号、新浪看点、一点资讯、界面、网易、虎嗅网、钛媒体等平台,
覆盖商业财经核心受众群。
连线苏商:格力董明珠 / 亨通崔根良 / 建华建材王刚 / 新海石化范建民 / 金箔江宝全 / 福中杨宗义 / 罗莱薛伟斌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