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十年前,位于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的佩雅佩雅村迎来一群中国人。村民们猜测,这些人可能是来旅游,或者来参加修路搭桥援助项目。
但他们都猜错了,这群中国人是来帮助发展农业的。
更让村民没想到的是,中国人来了之后频繁走访周边村庄,还和当地人一起研究,一起干活。这田间地头的交流一晃已有十年,中国人和他们一起开发的“小技术”,让他们获得了“大丰收”。
2018年3月,中国农业大学团队与当地团队合影留念。(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供图)
2011年启动的“小技术 大丰收”项目是中国农业大学在坦桑尼亚实施的农业合作项目,以玉米密植增产为主,曾多次入选联合国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集。一株株看似普通的玉米,书写了中非农业合作的精彩篇章。
从4到16
“从前1英亩地只能收获4麻袋玉米,如今1英亩地能收获16麻袋玉米。”麦迪格瓦辛巴村的穆达·门戈托说。他2019年采用中国技术后,收入倍增,如今已住上了有十间屋的大房子。
项目负责人、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讲席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李小云介绍,过去,当地很多农民一亩地只能种1000到2000株玉米。经过调研,研究团队与当地技术员、农民共同研究提出了基于中国经验的玉米合理密植技术,即改变以往农民随意播种的方式,以35厘米株距、75厘米行距进行种植,然后实行中耕除草、间苗等技术,从而在缺乏资本投入的条件下改广种薄收为“集约化、劳动密集的”精耕细作,最终将玉米产量提高三倍以上。
“小技术 大丰收”项目负责人李小云(右)与当地农业官员在调研农户情况。(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供图)
自2011年起,中国农业大学与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政府、苏科因农业大学组建联合团队,先后在佩雅佩雅村、麦迪格瓦辛巴村等十个村庄开展村级减贫示范项目,分享中国的农业发展和减贫脱贫经验。
因为新冠疫情,李小云目前无法前往坦桑尼亚。但直到记者采访时,他还在通过社交软件对非洲项目当地人员进行远程指导。
从中国乡村经验找灵感
起初,项目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
2014年之前,项目仅在佩雅佩雅村一地展开试点,基于中国经验的种植技术对当地人而言是全新事物。头一年即便在地方政府反复动员下,也鲜有农户愿意尝试。
当地农民在耕作。(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供图)
在李小云看来,当地农民最初的谨慎不无道理。由于降水量不稳定,规避减产风险对他们而言至关重要。“但很快,由于新技术的效果特别好,大家都开始采用。”他说。
据苏科因农业大学统计,截至今年11月中旬,“小技术 大丰收”项目已覆盖当地超过一千余户农民、一万多亩土地,还有大量未登记的农民也在使用新技术。
玉米大丰收,村民们喜笑颜开。(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供图)
其实,除了新技术本身实效显著外,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为新技术的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
李小云告诉记者,农大团队按照中国基层治理经验,从项目一开始就和坦桑尼亚各级政府建立了密切联系。为了方便工作推进,项目团队利用有限资金为村庄修建办公室,改变村民没有正式议事场所的情况。同时,项目团队还组织开展“玉米竞赛”、最佳农业推广员比赛等活动,激发村民的参与感和积极性。
通过“小技术 大丰收”项目,村民们开始把农业种植看作一门生意。麦迪格瓦辛巴村农业推广员维罗妮卡·卢加诺说,过去村民们从没想过耕种还可以挣钱,现在观念变了,“只要努力,就能赚到更多钱”。
援助需要因地制宜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表示,在合作过程中刻意避开了事先制定好的逻辑框架,从而为双方创造更多的互动空间,尽量鼓励当地合作伙伴用自己的方式“制作自己的蛋糕”,而非按照“中国人的配方制作蛋糕”。
在项目协调人、前坦桑尼亚莫罗戈罗省副行政秘书慕康果看来,这恰恰是中国项目的独特之处。
中国项目结合坦桑传统农事习惯,每年都会进行调整,从最初的玉米增产,到后来推行玉米套种鸽子豆技术,再到今年开始种植大豆。“一方面让农民获得额外收入,另一方面用大豆制作豆浆,改善当地人的膳食结构,这也是我们希望分享的中国经验。”李小云说。
“小技术 大丰收”项目负责人李小云(右1)与当地村民交谈。(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供图)
“我们在坦桑管当地人叫‘rafiki’,也就是是斯瓦希里语‘朋友’的意思。”李小云介绍,疫情发生以来,农大和坦桑合作方在微信端建了一个工作群,群名叫“We Do It”。
“与其说‘我们去非洲种玉米’,更准确地说是‘我们去非洲和当地人一起种玉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当地的农作系统和农事习惯,这对于我们在国内农村的工作也有借鉴意义。”李小云说。(记者:刘佑民;剪辑:刘佑民;编辑:尚栩、金正、马晓燕;鸣谢: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