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是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延续了600年左右,而在早期商朝政治得以稳定和国力得到发展与一个人有很大关系,他就是伊尹。
伊尹是商代的贤相,先后辅佐过商汤到太甲五位帝王。是商朝杰出的政治家,后人称他为天下第一名相,尊称他为“商圣元”,即商朝第一圣人,伊尹不仅是以为治国能臣,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烹调大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传奇人物。
伊尹身世关于伊尹的族属,目前所见大体有三种意见 。一为有辛氏人。这是一种传统看法,如《路史•前纪三》称:“伊尹,莘人。”今人多持其说。二为少皞氏的直系后裔。此说把伊尹和商族都视为少皞氏后裔,区别只在新宗与旧宗的不同。由于少皞氏赢姓,殷人子姓, 史有明文,致使其说从根本上无法成立。三为殷氏王族人。此说虽近于史实,然以王族二分亲族支派并两派轮流执政说之,则不可尽信。这里,着重讨论一下伊尹为有莘氏人的问题。
以伊尹为有莘氏人,看上去似有充分的文献依据。《楚辞•天问》说:“成汤东巡,有莘爰极。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水滨之木,得彼小子。夫何恶之,媵有莘之妇? ”屈赋文字简约,义或不昭。东汉王逸注云:“言汤东巡狩 ,从有莘氏乞匄伊尹,因得吉善之妃,以为内辅也。”并就“乞彼小臣”、“得彼小子”揭出伊尹水滨出生的故事:言伊尹母妊身,梦神女告之曰:“臼灶生蛙,亟去无顾。”居无几何,臼灶中生蛙, 母去东走,顾视其邑,尽为大水,母因溺死,化为空桑之木。水干之后,有小儿啼水涯,人取养之。既长大,有殊才。有莘恶伊尹从木中出,因以送女也。
但这个故事还有更早的版本,见于《吕氏春秋•本味》篇:有侁氏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 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焊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伊水之上,孕,梦有神告之 曰:‘臼出水而东走,毋顾。’明日,视臼出水,告其邻 ,东走十里,而顾其邑尽为水,身因化为空桑。”故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也。长而贤。汤闻伊尹,使人请之有侁氏。有侁氏不可。伊尹亦欲归汤,汤于是请取妇为婚。有侁氏喜,以伊尹为媵女。 这两个版本的故事都没有提到伊尹的生父,很容易让人觉得夏末商初社会还处在母权制时代。
而伊尹的母亲被洪水淹死,他也成为水滨 的弃子。关于水滨弃子这样的母题,在中外神 话传说中并不少见。如作为犹太人先知的摩西就是从水中捞出的孩子,周人始祖弃出生后 也曾被弃置于寒冰(冰亦水)之上。这些神话 英雄历经磨难、艰辛与考验,最后得以存活并 有大功于世,昭示其身世的不凡。
本来有莘氏的采桑女只是得到弃子伊尹的人, 至于伊尹的母亲是否也是有莘氏女子,故事并 未明确交代。从伊尹被献给有莘氏国君,国君并不知其详情看,伊尹不像是有莘氏的子弟。 因为上古时代一个国族活动的地域并不很大, 本国范围内发生导致家破人亡的特大洪灾,其国君竟一无所知,只因得到伊尹才派人前往灾区查验,这恐怕是说不过去的。可见这则故事 本身还无法说明伊尹就是有莘氏人。
伊尹是否是殷氏支族之人。《史记•殷本纪》说:“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索隐》按:“《系本》子姓无稚氏”,北殷氏“作髦氏,又有时氏、萧氏、黎氏”。可见殷人始祖契的后裔,以国为氏者甚多 ,并不止殷氏一系。在子姓众多的族氏中, 殷氏只可看作广义的王族,而真正的王族则是指殷氏中始终掌握王权的核心宗族或家族。 即便是居于核心地位的殷氏王族,也可能因为诸如分化、分封、分离等原因派生出新的分支族氏。如上引《史记》所言宋氏,即是武王克商之后所封微子及其后裔,但微氏亦不止宋氏一系,故有见于史墙盘被周武王分封于王畿内 的微史家族。因此,子姓殷氏除了世代执掌邦 族大权的王族外,也应有其支族如众星拱月般存在于王族周围。伊尹所自出的族氏,可能就属于殷氏内部拱卫王族的支族之一。 伊尹之伊,为族氏名;尹者,官名。《尔雅释言》:“尹,正也。”郭璞注:“谓官正也。”邢昜疏 :“言为一官之长也。”《尚书•顾命》:“百尹御事。”伪孔传:“百尹,百官之长。”据《吕氏春秋• 本味》载,有莘氏国君得到伊尹之后,“命之曰伊尹,此伊尹生空桑之故”。是知伊尹并非是成为商汤辅弼大臣之后才有的称呼。那么这个“尹”字所代表的实际含义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官名,而应是指伊族之长了。至于伊为族氏之名,这在甲骨文中有清楚反映。如卜辞云:伊卜。
(《英》2011) 惟伊受又。
(《合集》27288) 惟伊其射。
(《合集》32801) 伊田有正。
(《英》2327) 甲戌卜,其执伊又岁。
(《合集》27306) □酉卜,令伊伐。
(《屯南》2145) 伊史无左,九月。
(《英》2119) 其令伊永为丁令,惟曱令。
(《英》2262) 上引卜辞单称“伊”者既是人名,同时也是族氏名。所谓“执伊”就是使伊的意思。“令伊从殷商到西周,伊这个族氏一直存在,并 有青铜器见知于世,足见其社会地位不低。商周青铜器有关伊氏的人名,今日可见的就有 “伊辛 ”、“伊生 ” 、“伊规 ”、“伊 諉 ”、“伊伯”等。西周早期的伊尊 (《商周金文通鉴》11787)铭文只有一个 “伊”字 ,显为族氏之名。
从有关伊尹的各种传说中,我们还可看到伊氏与殷人在太阳、鸟、桑林崇拜方面的一致性。殷人存在鸟崇拜习俗,亦有较多的文献数据支持。《诗•商颂•玄鸟》云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楚辞•天问》云 :“简狄在台……玄鸟致赔。”《史记•殷本纪》说 :“殷契,母曰简狄 ……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殷人对桑林也是顶礼膜拜的。《吕氏春秋• 顺民》说:“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翦其发,磨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此与《尚书大传》所言略同。成汤桑林祷雨的传说,说明桑林是可以决定殷人祸福的神树。《史记•殷本纪》说:“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榖共生于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惧 ,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不胜德,帝之政其有阙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桑枯死而去。”这是说在商王太戊时出现了桑树与榖 (构)树共生于朝廷的不祥之事,太戊修其德政才使得妖桑枯死。殷人认为祥桑可以致祸,这同样也是崇拜桑林的具体表现。《吕氏春秋•诚 廉》说 :“武王即位……使保召公就微子开于共头之下,而与之盟曰:‘世为长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诸。’”又《慎大》篇说:“武王胜 殷……立成汤之后于宋,以奉桑林。”周武王克商以后分封宋国,把“相奉桑林”作为殷遗民 “守殷常祀”的标志,可见桑林崇拜是殷人立国后始终不渝的信仰之一。
殷人对太阳、玄鸟、桑林的崇拜,看似属于不同内容的宗教信仰,实际均可纳人日神崇拜 的信仰体系之中,成为三位一体的原始宗教观念。桑林为太阳出入之所,而金乌又背负太阳 飞越天空,三者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 这一太阳崇拜观念可谓独具特色,从而把殷人 与其他信仰太阳神或鸟图腾的东夷部族区别开来。
伊氏与商族一样 ,都使用日名与族徽,同样存在崇拜日神、 鸟、桑林三位一体的信仰体系,因此他们应该是同姓的族氏。叔夷钟为春秋时期宋国后裔之器,铭文载齐灵公对叔夷说道“余经乃先祖 ”,意即我效法你的先祖,而叔夷对答时说道“夷典其先旧及其高祖”(《集成》275),“先旧”指伊尹,“高祖”为成汤。是知“先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先朝旧臣,还应带有先祖之意, 正如郭沫若所说:“所谓数典不忘祖也。” 此与周初召公与周同姓 的情况略相近似。 《诗•大雅•召旻》云:“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 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於乎哀哉!维今之人,不尚有旧。”诗中的“旧”指召公一样的旧臣。召公或谓文王之子,实为周之支族伊尹被称为“先旧”,正好说明伊族属于子姓殷氏,是殷氏内部由王族分化而成的另一支族。故伊尹作为佐汤灭夏的一代功臣,在殷人祀谱中具有崇高地位,得以世世享商。
对于伊尹的出身有两种说法,一是个庖人出身的媵臣,也就是一名陪嫁的奴隶;二是耕于有莘之野的处士。究竟是庖人还是处士呢?孟子反对伊尹为庖厨之臣的说法,他认为一代名相竟然是一个媵臣,而且是庖人出身 ,在形象上很难令儒家接受。试想一下,一 个成天与锅瓢碗盏打交道的厨子,没有一定的 政治经历,也没有接受过贵族教育形成必备的知识学养,只因为能做一席美味大餐,就能让 “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 (《孟子•公孙丑下》)?这似乎有些把政治当儿戏了。至于说儒家不好接受伊尹作为庖人的贱人形象,似不尽然。孔子其少也贱,颜回家贫如洗,樊迟一心学稼,公冶长身系缧绁, 儒家均不以为耻,何至于对伊尹居于庖厨就得非加美化而后可?这只能理解为儒家作为东周以降社会上最大的知识群体,由于理性的增强 ,他们对各种传说加以重新审视,以期寻找历史的真相,求得更为合理的解释。不管他们做得是否到位,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其实仔细去分析相关传说,在现代来说知其出身也不难解决。
实际情况可能是,伊族因遭受洪水之灾, 流离到有莘氏部落,暂作寄居之所。因为伊尹长大后才干突出,被有莘氏委以庖人实即庖正的官职,故又称为“伊小臣”。伊尹被称作小 臣,近出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复有所见, 其职事亦为庖厨。从楚地流传并有加工的这一传说看,小臣地位并不髙。但甲骨金文材料显示 ,“臣或小臣在殷代为一较高的官名”, 并非尽属低贱阶级,特别是在王身边服事的小臣尤其如此。如卜辞称小臣某的人名甚多,有的为商王驾车,有的被派遣执行特定任务,有的还代替商王发号施令。商代后期的小臣俞尊说 :“王省變京,王赐小臣夔贝。”(《集成》 5990)小臣缶方鼎说 :“王赐小臣缶涡积五年。”(《集成》2653)小臣邑罪说:“王赐小臣邑贝十朋,用作母癸尊彝。”(《集成》9249) 这些铭文说到小臣随商王外出考察,所得赏赐有某地出产的贝或五年赋税,还可铸作彝器奉祀先人,显非低贱的奴仆可比。
伊尹既被称为小臣,则庖人当然就不是一项具体的劳作,而应是一个官职。《周礼•天官 冢宰》有庖人一职与膳夫并列,其职责是“掌供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而排在庖人之前的膳夫,其职务似乎也不很高。膳夫的官职见于《诗经》《左传》《国语》《周礼》等典籍, 其职掌仅《周礼 .天官冢宰》有载 :“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如果没有大量铜器铭文的发现,仅从文献上观察膳夫的职 责,也只能是一个微末小官。可是在金文资料中,周代膳夫的权势却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下面举几条金文材料即可窥其一斑。
(1 ) 王命膳夫克舍命于成周,逋正八师之年。(《集成》2797:小克鼎)
( 2) 王呼尹氏册命膳夫克,王若曰: “克,昔余既命汝出内(入)朕命,今余唯申就乃命。”(《集成》2836:大克鼎)
(3) 王命尹氏友史趁,典膳克田人。 (《集成》4465:膳夫克盈)
(4) 王呼史素册命山,王曰:“山,命汝官司饮献人于見,用作宪司贮,毋敢不善 。”(《集成》2825:膳夫山鼎)
(5) 王命膳夫豕曰趣睽曰:“余既锡大乃里,睽傧豕璋、帛束。”(《集成》4298:十二年大簋)
(6) 王格大室,即位,王呼膳夫曰:“召晋侯苏 。”入门立中廷 ,王亲锡驹四匹。 (《近出》44:晋侯苏钟)
上引膳夫山鼎铭文说到,王命山掌管宾官饮食之礼以及相关物品的贮藏保管,体现了膳夫的基本职能。大小克鼎、大簋、晋侯苏钟说明膳夫还参与传达王命、整顿八师军队、协同天子接见赏赐诸侯等项政治活动。则表明膳夫尚有自己的田土民人等家族产业。可见膳夫并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官职,而是有如周天子对膳夫梁其说的那样,“天子肩事梁其, 身邦君大正”,即把膳夫看作邦君大官。膳夫之所以有超出基本职能之外的政治权力,应是“由于这些人处于君侧,与周王关系密切,成为国王的亲信,逐步超出了他们原来的职掌,而经常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地位日益显得重要起来”。
伊尹的情况可能与周代的膳夫类似,或因担任有莘氏部落国的庖正,因此被误解为微末贱人。其实庖正是一个古老的职官,地位十分重要。据《左传》哀公元年载: 昔有过浇杀斟 灌以伐斟鄆,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基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 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抒 诱。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此言少康在逃亡过程中,先去有仍氏职任牧正,次至有虞氏担任庖正。有虞氏是一个姚姓部落国,虞思以二女嫁与少康为妻,并赐以纶邑田众,使少康所领夏族逐渐恢复元气,最终打败有过氏,使一度中断的夏朝统治得以延续下来。少康流亡到有虞氏,担任庖正,恐怕不只主管部族首领的饮食起居,整个邦族的后勤物质资源与供给都应在其职责范围之内。这在当时生产力低下和物质匮乏的时代,庖正显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惜乎后世不解,指为贱役。
那么,有莘氏国君嫁女,何以让伊尹陪嫁作为媵臣呢?《仪礼》卷五《士昏礼》有“媵布席 于奧”句,疏引郑玄注:“媵,送也,谓女从者也。”“古者嫁女,必侄娣从,谓之媵。”《诗•大 雅 .韩奕》云 :“韩侯娶妻,汾王之甥……诸娣从之,祁祁如云。”是说韩侯娶妻,尚有“诸娣” 即妻子的妹妹陪嫁为媵(庶妻)。也有诸侯娶于一国,别国以庶出之女陪同随嫁为媵的情况。如《春秋》庄公十九年载:“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是说陈侯娶卫国之女为妻,鲁国从之媵女,以公子结为护送官员,只是他在鄄地参与齐、宋的盟会,未到目的地。这说明媵本质上是正妻之外的庶妻(妾 )。
但是唐代孔颖达却以伊尹为例,对媵的含义重新界定说:《释言》云:“媵 ,送也。”妾送嫡而行, 故谓妾为媵。媵之名不专施妾,凡送女适人者,男女皆谓之媵。僖五年《左传》“晋人灭虞 ,执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史传称伊尹有莘氏之媵臣,是送女者虽男亦名媵也。(《诗 •小雅.我行其野》正义) 孔氏以为男女皆可为媵,实属曲解。所举井伯 为媵也不是真正的媵,而是在特殊情况下发生的政治事件,不足为训。媵字从女,郑玄以为女从者,可谓正解。而伊尹“长而贤”,又是伊族首领,并非一个不知姓名的奴隶,以他陪嫁毫无道理可言。 实际情况可能是伊尹作为有莘氏嫁女的陪送官员 ,因任庖正一职,被后世误传为媵臣。国君嫁女当然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命大臣护送是古礼内容之一。《左传》桓公三年载:“秋,公子晕如齐逆女,修先君之好……齐侯送姜氏,非礼也。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以礼于先君;公子,则下卿送之。于大国,虽公子,亦上卿送之。于天子,则诸卿皆行,公不自送。于小国,则上大夫送之。”可见春秋时期诸侯嫁女须有大臣陪护,而且国家的大小不同,陪送官员级别的高低也有不同。而齐侯嫁女于鲁,亲自护送,被认为是不合礼仪。夏末商初是否有如此等级森严的礼规虽不可知, 但诸侯嫁女有重臣护送,情形应该大致相似。
从上面的分析看,伊尹本为伊族首领,因部族遭受严重洪灾而远徙他乡,寄居于有莘氏族邦。由于伊尹才干过人,被有莘氏国君委以重任,成为管理族邦后勤物质供给的庖正。当 有莘氏嫁女于汤之时,伊尹作为护送官员随行 ,其后又服事于汤。但后世把庖正一类职官 指为贱役,把嫁女陪送官员误为媵奴,致使伊尹的真实面貌隐而不彰。甚至一些传说还把 伊尹的相貌说得相当丑陋,经个别学者一番发挥 ,伊尹又成了为女人服务的阉人。如萧兵就说 :“《天问》称伊尹‘小臣’,自是媵奴,即所谓陪嫁奴隶。陪嫁奴隶多去势,以免秽乱宫阐。 (《墨子•尚贤篇》亦称伊尹‘女师仆’。)甲骨文五刑俱全,奄或读阉。伊尹曾被阉割,故《荀子•非相》云 :‘伊尹之状,面无须麋(眉)。’盖如太监,第二期体毛不发达,因而伊尹被汤派到夏桀处以后得以出人宫禁。”其超级悬想,猎奇造作,远迈古人。
伊尹政绩及德治思想《尚 书•君奭》载周公说:“我闻在昔,成汤既受命, 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所谓“格于皇天”, 是说伊尹的德业受到皇天的嘉许。春秋时期叔夷钟铭文说:“伊小臣唯辅,咸有九州,处禹之堵(土)。”把伊尹看作辅佐商汤统一天下的首要功臣。然而,在成汤灭夏 兴殷的过程中,伊尹的功绩到底何在?
古往今来,最为人称道的是伊尹联合夏桀之妻妹喜,窃得情报,为商汤推翻夏朝统治立下头功。如《孙子兵法•用间》篇说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所谓“在夏”是指伊尹多次受成汤委派,去夏朝充当高级间谍,所获情报对灭夏兴殷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如古本《竹书 纪年》说: 后桀伐岷山,岷山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玫。桀受二女,无子,刻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 ,华是琰。而弃其元妃于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夏。 这次夏桀征伐岷山(有缗氏),掠得美女二人, 却在政治上带来严重后果。此即《左传》昭公十一年说:“桀克有缗,以丧其国。”《韩非子• 难四》说 :“是以桀索嵴山之女,纣求比干之心而天下离。”天下诸侯离心离德,自然动摇了夏桀身为天下共主的统治基础。但是,要说因为夏桀宠爱琬、琰,就将末(妹 )喜遗弃,致使妹喜与伊尹暗中往来,成为帮助伊尹窃取夏朝情报的内部间谍,并无可靠证据。要说政绩还是得从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反夏阵营。有莘氏虽非夏后氏王族,但与夏族同姓,是夏朝统一贵族国家的基本依靠力量之一。伊氏发生特大洪灾后,寄身或并族于有莘氏,表明有莘氏在当时是一个强大富庶的族邦。待殷人成为天下共主之后, 有莘氏还进行过大规模的反抗,尤具实力。据 《楚辞•天问》“成汤东巡,有莘爰极”,可知有莘氏位于当时商族亳邑(今河南商丘一带)的东部,地在今山东曹县北。显然,成汤西进伐夏,有莘氏的政治态度极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商族西进是否有一个可以稳定东夷的战略后方。伊氏与有莘氏并族之后,有莘氏嫁女于商汤,无疑是一场带有结盟性质的政治联姻。 当商族、有莘氏、伊氏结成三角同盟之后,不仅壮大了反夏阵营,而且对于争取众多诸侯国归附,从战略上瓦解夏朝贵族国家的统治,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增强商族国力。夏桀的荒淫无道, 给伊尹暗中增强商族国力提供了机会。《管子•轻重甲》说:“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端噪晨乐闻于三衢,是无不服文绣衣裳者。伊尹 以薄(亳 )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一纯得粟百钟 于桀之国。……故伊尹得其粟而夺之流,此之谓来天下之财。”这是说伊尹针对桀好女乐、 穷奢极欲的无餍需求,组织本国没有固定职业的游女,生产锦绣一类髙级丝织品,去换取夏桀的谷物。这种以绣易粟的办法,既可不露痕迹地削弱了夏王国的经济实力,又能在不加重本国农民负担的情况下,增加商方的粮食储备。仓廪实,财用丰,水旱之灾可防,战时之费可供,为克夏战争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 《管子•地数》说 :“昔者桀霸有天下,而用不足 。汤有七十里之薄(亳 ),而用有余。天非独为汤雨菽粟,而地非独为汤出财物也。伊尹善通移轻重,开阖决塞,通于高下徐疾之策, 坐起之费时也。”这里所说“通移轻重”即是指善于利用流通领域的物价关系来聚敛财富,增强财力。实际上,这在当时很可能是通过官方渠道的一种交易,未必全是通过市场流通来实现的,但仍可收弱夏强殷之效。
第三,谋划伐夏方略。商汤克夏以伐葛为其序曲,继之是频繁的征伐战争。在西进征服诸侯国的过程中,韦、顾、昆吾三国作为夏桀的铁杆同盟,是必须扫除的外围屏障。故 《诗•商颂•长发》说:“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在征服韦、顾、昆吾三国之后,从东面绕道夏 邑西边,出其不意对桀展开最后一击。清华简 《尹至》说:“汤盟誓及尹,兹乃柔大萦。汤往征弗服,挚度 ,挚德不僭。 自西捷西邑,戡其有夏。”这是说商汤在征伐韦、顾 、昆吾等敌对诸侯的战役中,由伊尹谋划攻伐方略,没有差失 ,最后从夏邑西边发起进攻,一举克夏。《吕氏春秋•慎大》也说:“商涸旱,汤犹发师,以信伊尹之盟,故令师从东方出于国,西以进。未接刃而桀走,逐之至大沙,身体离散,为天下戮。”这里还需说明的是,伊尹本为商汤之相,汤发师攻桀 ,勿需与之订盟。显然,伊尹不只是商汤之相,还代表伊氏这一独立的政治实体,又联合莘氏共揭反夏大旗,才谈得上订立盟约之事,从而形成克敌制胜的强大力量。
第四,妥善措置夏遗。商汤在克夏战争中,对被征伐的贵族领主国家大体采取了三种处置方式:一是灭其国,绝其祀,离散其族,豕韦、昆吾如是;二是诛其君,领其地,不绝其 祀,葛、夏如是;三是讨其君,臣其国,治其族众,顾氏如是。至于那些愿意臣服作为加盟国的 ,则化干戈为玉帛,通过会盟纳入统一贵族国家体系之中。其中对于夏遗民是否处置得当,与新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关系至大。《史记 •留侯世家》说:“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 杞氏迁往杞地(今河南杞县),族众既少,虽封犹绝,当然不可能掀起什么政治风浪。但是, 其他众多夏遗民则需妥为措置,方可进一步巩固国家政权。近出清华简《尹诘》记载说: 挚告汤曰:“我克协我友,今惟民远邦归志。”汤曰:“呜呼,吾何祚于民,俾我众勿违朕言?”挚曰:“后其赉之,其有夏之[金] 玉实邑,舍之吉言。”乃致众于亳中邑。 这里所谓“亳中邑”很可能是商汤灭夏后所迁新都西亳之邑。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七《三 代改制质文》说 :“故汤受命而王……作宫邑于下洛之阳。”其 “下洛之阳”即河南偃师尸乡, “殷汤所都”(《汉书•地理志上》),皇甫谧称为 “西亳”(《诗•商颂•玄鸟》正义)。西亳邻近夏桀旧都(二里头遗址)而建 ,是统治夏遗民的重大政治举措。昔日夏民不堪忍受桀的暴虐统治,不少人远徙他乡,待殷商立国之后,颇有归志。成汤采纳伊尹的建议,不惜金玉,赉民致众,有利于建设新都,恢复民力,促进经济发展,巩固殷商统治。
第五,匡扶殷初政权。伊尹与商汤一德同心 ,佐治新邦,殷商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日益巩固。但商汤死后,政权一度出现危机。《孟子•万章上》说 :“伊尹相汤以王于天下。汤崩 ,太丁未立,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伊尹放之于桐。三年 ,太甲悔过 ,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三年,以听伊尹之训己也,复归于亳。”《史记•殷本纪》与此微异,一是说外丙继位三年崩,二是说太甲继位三年后才被伊尹放逐桐宫,令其悔过返善。应该说,“太甲颠覆汤之典刑”当在初继王位之时 ,否则谈不上不遵汤法,司马迁的记载应该是正确的。后来太甲返政,估计时间也不是很长即驾鹤西去。而伊尹直到太甲之子沃丁继位以后,年过百岁方卒。古本《竹书纪年》说太甲被放逐后,“潜出自桐,杀伊尹,乃立其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尚书•咸有一德》正义引),这反映了《竹书纪年》 好为异说而不加鉴别之病,未可据信。因为杀其父 、立其子并中分其田宅,不符合上古举家受刑的律例,何况伊尹真为乱臣贼子,沃丁则不可能“以天子礼葬之”(《史记•殷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殷人祀谱中也不会有伊尹崇高的地位。至于太甲被放,伊尹摄理国政,历史上亦不视作僭越之举。如《孟子•尽心上》 说:“有伊尹 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从伊尹具有废立太甲的权力看,商汤死后一二十年的时间里,商王三易其人,实际执掌国政的无疑是这位“伊小臣”了。其时伊尹苦撑危局,一手维系新造商邦于不堕,功莫大焉 ,因而成为历史上与周公齐名的一代贤臣。
伊尹的德治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尹诰》《伊训》《太甲训》《咸有一德》等文和一些对话中。伊尹告诫太甲应继承禹和皋陶所总结的尧舜以来华夏国家的治国理念。商朝建立之初,大臣仲虺为汤总结夏亡的主要原因是:“有夏昏德,民堕涂炭,天乃锡王 (商汤 )勇智 ,表正万邦。”提醒商汤,必须 “缵禹旧服”,即认真地继承前朝大禹奠定的好传统。 (《尚书 ·仲虺之诰》)伊尹训导太甲,以天神 “命咎繇下 ”……作为开篇,说明仲虺与伊尹辅政理念 的一致性,都把禹与皋陶对于华夏早期国家的经验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能否很好的继承 ,关系国家的兴亡。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册《尹诰》篇的第一句就是:“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 。 这句 话的意思是伊尹与商汤都有一德。 “惟尹既及汤咸有一德”就是说伊尹与商汤两人都具备了治国所需要的恒定专一、与民同利的德行,他们力图通过自己的道德垂范来构建一套治理国家的伦理体系。《伊训》一文是商汤去世后,伊尹率领大臣在祖庙祭祀时,用先王成汤的楷模 德行教训太甲的发言稿。 在这篇训文里,伊尹对商朝新任天子太甲的教导,始终贯穿一个 “德”字。 伊尹按“有德一无德一有德 ”的顺序,先说夏朝早期国君“有德”: “古有夏先后,方懋 厥德,罔有天灾。 山川鬼神,亦莫不宁,暨鸟兽鱼幣咸若。”当早期夏王勉力施行德政的时 候,没有天灾发生,山川的鬼神也没有不安宁的,连同鸟兽鱼各种动物也都很安宁。再说夏桀 “无德 ”:“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 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就是说夏 桀当政,不施行祖上的德政,上天震怒,降下灾祸,并要假借我们汤王的手灭掉夏朝,遵从 上天的指示,我们先王就从亳都出发讨伐夏桀 ,灭了夏朝。 第三层说商汤 “有德惟我商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宽,兆民允怀。”伊尹说,我们商王宣明圣德与威武,用宽和之政代替夏 桀的暴虐之政,所以普天下的百姓相信、感恩我们商王的德政。 这三层说下来,给太甲总 结出了一条规律朝先王有德得了天下,兑桀无德就失了天下,商汤有德又得了天下。就是说 君王施行德政就得天下,否则就失天下。 最后,伊尹对太甲说,现在轮到你了:“今王嗣厥 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天家邦,终于四海。”现在,希望大王你延续先王的德政,一开始就要慎重考虑,对亲人要爱护,对长辈要敬重,从家庭开始,扩展到邦国,最 终推广到天下。
《史记 • 殷本纪》里也有记载,说是伊尹放逐太甲: 三年后,太甲改过归政,于是,“伊尹嘉之 ,乃作 《太甲训》三篇,褒帝太甲,称太宗”。 《太甲训》三篇的主要内容是:《太甲上》是叙述伊尹辅佐商汤创业时的艰难,如“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启迪后人 ”;这 段是说成汤勤于政事,彻夜不眠思过修德,遍求四方贤士,以教导后人。 《太甲中》是 叙述太甲悔过自新。 里面说太甲深知:“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 天作孽,犹可违 ;自作孽,不可逭。”这是说太甲认识到:自己放纵性怙和欲望,破坏了先王的礼仪法度,以 至于招来罪罚上身,这是自作自受。 如果是天灾,那就可以设法避免;如果是自己造成的 祸患,那就无法逃避。《太甲下》是叙述太甲悔过后的为政之道。 如“德惟治,否德乱”是说 行政如果施以仁德,国家就会大治。 相反,不施行德政就会天下大乱。 还有 “若升高,必自 下;若陟遐,必自迩”,是说如果想德行高远就必须一点一点地积累,就像登高从低的地方 开始,行远从近的地方起步一样。 还有“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 (逊于汝志,必求诸 非道)”,是说有人进言不合你的心意,一定要想想是否有道理;有人进言顺遂你的心意,一 定要想想是否存在不足。 最后的 “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是说只要天子一人仁德深厚行仁 政,就可以为天下诸侯做表率。 从《太甲训》三篇里,我们可以解读出这样个重要信息:伊 尹的德治思想中包含了对君王的道德要求以及君王的道德自律。
《咸有一德》据说是太甲归政后,伊尹产生了隐退的想法,但考虑到太甲虽然改过,但少不 经事,仍觉有点不放心, 于是又作了此文,加以劝告,以强调君主拥有“一德”,一心一意、持之以恒行德政的重要性。《咸有一德》反复强调德行对执政者的重要性,如“厥德匪常,九 有以亡”、“惟天佑于一德”、“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惟天降灾祥在德”、“惟 新厥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等等。 在这些强调的字里行间,伊尹始终在表达一种政治 思想:执政者的德行是治国的基础。
“ 一德”是治国之本。 伊尹的“一德”思想主要想为奴隶制国家树立一个道德体系,从而为统治阶级提供一个执政合法性的道德依据。譬如说商汤,他的商国和夏朝其他诸侯国一样,地位 平等,凭什么其他诸侯国要听他的领导? 凭什么他能代替当时的正统天子夏桀?伊尹给出的理由是商汤替天行道,代表天意。 天意在商汤身上是怎样体现的? 伊尹说那就是高尚的道 德,上天之所以选中商汤,就因为他身上具备了这样的道德,这种道德就是伊尹反复提到的 “一德”, 即恒定专一、与民同利的德行,不仅商汤具有“一德”,而且伊尹自己与商汤一样也 具有 “一德 ”的德行。 就是说商国的整个统治集团都具有 “一德 ”,这个 “一德 ”就是他们整个 社会的道德准则。 他们这个集团代表着天意,因而他们统治天下诸侯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 。 归纳起来就是:上天(之意)一天子( 一德 )一 统治集团(一德)一商朝(道德体系)。总 之,在伊尹的“一德 ”道德体系里,上天之意是理论依据,天子之德是执政前提,德政是实现 途径,民意是价值归宿。 伊尹这种 “一德 ”的治国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国家治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们最开始就说道伊尹不仅被称为“元圣”,还被后人尊为厨神。这可能与其出身和生活经历有关。伊尹为相前曾从事厨师工作 。《墨子 ·尚贤》 载:“伊挚 ,有莘氏女之私臣,亲为庖人。”伊尹由庖人所养大,且亲身体验庖厨生活,也成了一位厨师。从伊尹游说商汤时的精妙论述来看,没有 时间在厨房的亲历亲为,是难以有如此体验的。他精于至味之理。《吕氏 春秋 ·本味》云: “汤得伊尹,祓之于庙,爝以燧,衅以牺狠。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 味……道者,止彼在己,己成而天子成。天子成则至味具。”这是伊尹被尊为厨神最有力的证据。
首先,他了解食材:“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猩者臊,草食者膻。恶自犹美,皆有所 以。”即一切食物,无论恶臭还是美味,都有其来由。他还列举了最美味的肉类、鱼类、菜类、调 料、粮食、水和水果的产地。其次,他指出味之根本在于水:“凡味之本,水最为始 。”一切美味开始都源于水,水若不好味道将无从谈起。第三,他认为味道的变化取决于水、木与火的搭配:“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火候控制是味道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的火势决定不同的味道,动物腥、臊与膻味都可以用火势的疾徐去除。第四,他提出味道的最高境界在于适中:“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 , 淡而不薄,肥而不腻”,才是人间最美的味道。最后,他将烹调与王道相结合。伊尹若是只懂得食材、水、火候与味道的关系,充其量是位顶级厨师。
他成为厨神最关键的因素是总结出了烹调美味与王道之间的关系,并得到商王汤认可:天子不可强为,必须要先行道义;道者,不在他人而在自己,自己成就了道义也就做成了天子,成了天子,世间的美味也就都具备了。
伊尹还创制治病汤液,主要在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和司马光《资治通鉴》中。《针灸甲乙经》序上云:“伊尹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素问·汤液醪醴论》载:“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究竟何时何人发明汤液不得而知。《史 记·扁鹊仓公列传》记中庶子之言:“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酒,镜石挢引 ,案杭毒熨。”《正义》引应劭云:俞跗,“黄帝时将也”。这说明黄帝之时的良医尚没使用汤液治疗疾病。《世本·作》篇中常将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物品的发明归功于圣人 ,如黄帝、神农、伏羲等,但没有将汤液的发明和某具体人物联系起来。这极有可能说明在黄帝、神农、伏羲氏生活的时代里还没有出现汤液。“(神农 )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显然此时的中药还是生药。汤药是中药的主要剂型之一,它是将多种生药放入罐内加水经火煎煮而成,又称汤液。
汤药在我国药物史上是一项重大的发明和创造,它不仅可降低药物毒性、提高药物功效,而且服用方便,也为生药转向熟药、单味药转向复味药提供了条件,拓展了药物研究和发展的空间,加速了医学的发展。 汤药是由多种生药和水一起熬制而成,经常用火、木与水烹调食物之人,发明汤液的可能性最大。伊尹长于庖厨之家,且从事过厨子的工作。 中医治病有食 疗之说,食物是重要的治疗元素。 他精于至味之理,对食材特性应非常了解,自然会注重在饮食中进行健康的搭配。有许多史家都认为伊尹是商汤时从政的大巫。从当时巫医合一、 巫医不分的情况来看,伊尹制造汤液理所使然。#伊尹
,